Quantcast
Channel: 藝文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70

台北史博館光華可賞─寄暢園藏螺鈿漆器展

$
0
0

眾星雲集,金光閃耀,但此次登場的不是Cartier的璀璨珠鑽,而是媲美Cartier的中國古代工藝――螺鈿。「光華可賞―寄暢園藏螺鈿漆器展」10月10日起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登場,準備閃亮每個人的眼。

螺鈿,又稱螺甸、螺填、螺嵌。「螺」為貝殼類的殼片,而「鈿」在《集韻》中稱:「鈿,以寶飾物。」簡單說來,螺鈿就是在木胎、漆胎上鑲嵌貝殼類殼片的一種裝飾工法。中國的螺鈿鑲嵌漆器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唐代始興,影響所及達北韓、日本等地,代表作為日本奈良正倉院所藏的〈平螺鈿背圓鏡〉等。明清時期,傳世品的留存加上專書《髹飾錄》問世等,見證了中國螺鈿漆器發展的高峰時期。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國向明朝廷朝貢,明朝廷冊封琉球國中山王,開啟中、琉之間的互動關係,螺鈿漆器技術也透過朝貢貿易,影響到琉球鑲嵌工藝。

寄暢園收藏約有300件漆器作品,台北史博館協同鴻禧美術館副館長廖桂英從中挑選出約50件精美的螺鈿漆器作品,舉辦此次展覽。漆器涵蓋廣大,為什麼會將焦點放在螺鈿漆器呢?該館展覽組承辦人陳勇成表示,過去談論漆器時,往往廣泛討論各類技法,如雕漆、剔漆、填彩等,螺鈿鑲嵌只是眾多技法的一部分,例如史博館稍早舉辦的「剔采玄光:館藏漆器特展」,便是從重點技法切入討論。但在這次策展中,寄暢園所藏的螺鈿漆器便提供一個不一樣的切入點。這一批製作精美的螺鈿漆器中,器形豐富,且時代跨距甚大,最早可見有14世紀元代晚期的作品,但更為人注目的是其中包含一些生產於琉球的作品,實屬難得,展品〈黑漆嵌螺鈿人物紋八角形套盒〉即為一例。此件作品為八方形盒,橢形圈足,通體內外皆髹黑漆,以青貝螺鈿鑲嵌紋飾。盒面嵌瑞雲、古松為背景,二文人於樹蔭下賞畫。外箱內更墨書「天明二丑年三月德川家より拜領」,代表此件作品曾為日本德川家的收藏,流傳有緒。

為了帶給觀者不一樣的感受,史博館集結各方學者,包括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陳麗華、日本沖繩浦添市美術館館長宮里正子,以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教授黃麗淑等人,聯合收藏家、研究者以及漆器工藝家,企圖釐清中國、琉球以及北韓三地螺鈿漆器作品間的影響及延續。有別於過去以技巧為主的討論,此次展覽概念從螺鈿漆器的地域性著手,希望帶動漆器研究一個新的可能性。

此展開幕式於10月11日舉行,當天眾多藝文界人士到場祝賀,史博館館長張譽騰、行政院政務委員黃光男、北京故宮副院長陳麗華、寄暢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順易及鴻禧美術館副館長廖桂英先後上臺致詞。此展展期為10月10日至11月24日。

琉球17/18世紀〈黑漆嵌螺鈿人物紋八角形套盒〉。

琉球17/18世紀〈黑漆嵌螺鈿人物紋八角形套盒〉。

 

《文/王怡文》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http://tw.mag.cnyes.com/Magazine/gms/Series/20131112/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7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