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藝文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70

數百年積累 「戲劇之都」名副其實!

$
0
0

數百年積累  「戲劇之都」名副其實!

倫敦劇場生態概述

從一五六七年起,倫敦就有專業劇場的出現,更在王室與政府政策的推動下,步步積累數百年,才有當今蓬勃的「戲劇之都」!近年面對低迷經濟的困境,倫敦劇場經營者亦致力創新,讓藝術推廣與創作能量持續發熱。而整體劇場產業的分工精細,包含研究與劇評的持續不輟,都讓倫敦的劇場生態得以豐富健全。

對於藝文愛好者而言,倫敦是一座讓人永不厭倦的城市。從地鐵站裡的樂手,到歌劇院的芭蕾,各式表演應有盡有,只怕一週七天不夠用。 無論是蓬勃熱鬧的西區商業劇院,或是持續創新的受補助劇場,活絡的表演藝術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觀光客,亦是帶動倫敦旅館、餐廳相關服務業產值的重要亮點。

專業劇場出現早  補助機制助長蓬勃

專業劇場在倫敦出現的時間極早,一五六七年,由旅館改裝而成的「紅獅」(Red Lion,在現在的白教堂一帶),被認為是最早提供定期戲劇演出的劇院。而後在一五九九年開幕的「環球劇院」(The Globe Theatre),成為莎士比亞戲劇作品重要的演出地點。歷經黑死病、倫敦大火、英格蘭聯邦時的清教徒統治時期,戲劇活動一度沉寂,到了一六六○年查理二世復辟,他個人對戲劇的愛好,也讓劇場逐漸復興。倫敦劇場歷經數百年的更迭,今日榮景亦非一蹴可幾。在這當中,也歷經數次對於相關政策的論辯,例如皇室中的內務大臣(Lord Chamberlain)曾握有核發戲劇演出準演證的大權長達兩百卅年,凡是「影響善良風俗」的劇情,皆可能被內務大臣封殺,無法上演,即便一九○九年曾被包括蕭伯納在內的七十一位劇作家、導演等人發表公開信抗議,仍是直到一九六八年,內務大臣的審查制度才被取消。

除了對演出內容的解禁之外,二次大戰後,在經濟學家凱因斯的倡議下,大不列顛藝術理事會(Arts Council of Great Britain)的設立,確立了政府經費挹注藝術的政策取向。一九九四年,國家樂透基金(The National Lottery Fund)成立,目前樂透彩券的收入有百分之八,可透過分配,補助全國的文化機構。同年,大不列顛藝術理事會分割為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及北愛爾蘭四地,負責給藝文團體及機構的補助分配。英國政府的文化觀光媒體部並不直接涉入補助款的審核與發放,亦是文化政策上著名的「一臂之距」原則的體現。

儘管英國在一九九七年將「創意英倫」等口號、政策落實在國家政策中,整體的藝術發展也並非全無阻礙。二○一○年,現今的聯合政府上臺不久,便宣佈要刪減各項政府支出,連帶地也影響到受補助的各文化單位。在理想狀態下,儘管來自政府的補助減少,藝文單位仍可從企業贊助、私人慈善捐款、或是商業活動(如作品授權、商品販售)等營收來源補足缺口。然而自二○○八年後的經濟衰退,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如何刺激觀眾掏腰包買票、如何尋找更多企業贊助,成為劇場的重要課題。若是藝文單位進行組織瘦身,意即用較少的人擔任更多的工作;在此同時,亦須兼顧創作的發展,實屬不易。

劇場經營突圍創新  從藝術到商業成為可能

固然英國的經濟似有回春之兆,劇場經營者的創新精神,也展現在開源節流的策略上。尤其是對順應社群媒體、數位科技興起的熱潮,隨之運用與結合,無論是在作品本身,或是行銷策略上,皆有所突破。同時,在觀眾開發方面,大館所如國家劇院(Royal National Theatre)、南岸中心(South Bank Centre)、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House)或是英格蘭國家歌劇院(English National Opera),有特別的教育及觀眾開發部門,辦理家庭日、教育推廣等活動,也固定針對經濟上較為弱勢的失業者、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學生、十六至廿五歲青年等,提供可負擔的優惠票券;也常見為聽障、視障觀眾安排有輔助的特殊場次,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體驗劇場 。在這當中,也常見企業捐助合作的案例,例如國家劇院的Travelex 十二鎊票券,巴克利(Barclays)銀行跟丹瑪倉庫劇院(Donmar Warehouse Theatre)合作的十鎊前排票等,都成為阮囊羞澀的觀眾們之福音。

另一方面,受補助劇場近年推出的新作,常在藝術性上受到肯定,不僅獲獎無數,甚而進一步轉移至西區進行商業演出。作品首先在受補助的劇場中上演,演出數週至三個月不等,口碑及票房建立後,轉移至商業劇場繼續演出,票價也會往上加個至少兩成。如此一來,受補助劇場的檔期亦可移給別的新製作,維持創作能量。大型場館除了自行製作的節目之外,亦可見與小型劇團合作的作品,如國家劇院在二○一三年便與Punchdrunk劇團合作,推出走動式演出《溺死者》。較小型的Fringe劇場如漢普斯丹劇院(Hampstead Theatre)、阿爾美達劇院(Almeida Theatre)、皇家西史塔佛劇院(Theatre Royal Stratford East)、巴特西藝術中心(Battersea Arts Centre)等,位址皆與西區有段距離,上演作品多較具實驗性和批判性,敢於挑動諸多議題的敏感神經。

除此之外,鼓勵社區居民的參與,以及培養青年演員、導演、劇作家的計畫,也常在受補助劇場中見到。以老維克(Old Vic)及楊維克(Young Vic)劇場的「雙區計畫」(Two Boroughs)為例,因兩者位在倫敦Lambeth與Southwark兩區交界,此兩區居民可憑地址證明免費索票,或購買非常低價的票券,同時區內的學童、青少年有機會受邀參與教育活動。換言之,這些劇場並不孤立於周邊環境之外,而是敞開大門,努力與鄰居對話。

產業規模分工精細  藝術生態豐富健全

長達數百年的劇場發展至今日,倫敦劇場已然形成分工精細的產業規模,如演員經紀人協助安排演員試鏡機會、專門的劇場行銷公關公司也協助小型、巡迴劇團打理媒體關係。以製作端來看,從創作源頭、舞臺技術、到前臺觀眾服務,皆有具規模的專業分工。成立於一九○八年的倫敦劇場協會(Society of London Theatres),是劇場經營者、製作人的同業協會,與演員、音樂家工會,共同維護從業人員及雇主的法定權利與義務,並且舉辦聯合的劇場行銷計畫;依舊蓬勃的媒體評論家、國家政策智庫、學術機構的參與和研究,也給予了整體劇場發展豐富的養分。迷人絢麗的舞臺背後,這些努力經歷長久的累積,環環相扣,對表演藝術生態而言,不可或缺。

倫敦的劇場產業蓬勃,商業與藝術兼顧,是戲迷心目中的「戲劇之都」。圖為倫敦商業劇院集中的西區夜景。(達志影像 提供)

倫敦的劇場產業蓬勃,商業與藝術兼顧,是戲迷心目中的「戲劇之都」。圖為倫敦商業劇院集中的西區夜景。(達志影像 提供)

 

文字  魏君穎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http://tw.mag.cnyes.com/Magazine/rbyys/Series/20131209/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7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