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像19世紀的大稻埕,舟帆散佈淡水河,來往絡繹不絕。「當時的貴德街就有如現代的電子加工區,只不過加工出口的是茶。」冶堂主人何健表示,天津條約開啟了滬尾(淡水)的港埠,茶葉在大稻埕加工包裝,經水路到滬尾出海,先轉運到大陸,再外銷到歐美。當時外國人在大稻埕廣設洋行,以「福爾摩沙烏龍」之名行銷推廣,國際行情水漲船高,洋人趨之若鶩,今天走在大稻埕貴德街上,依舊能聞到那股淡淡的茶香。
除了南投野生的紅茶樹種,台灣早期的茶種源於大陸,以部分發酵加工的青茶為主,就是俗稱的烏龍茶。直到清光緒七年(西元1881年),福建同安茶商吳福源帶茶師來台,在台北設源隆號,將烏龍茶改製成包種茶,同年即銷售國外。由於當時台北州七星郡大內樟栳寮(今南港大坑)一帶,風土適合茶樹生長,因而引進茶樹栽植,並精研包種茶產製技術,傳授指導鄉人,為台灣包種茶規模量產之始。
無獨有偶,木柵貓空因山區地形環抱,容易聚集霧氣,非常適合鐵觀音栽種,1919年先民遠赴福建安溪取回,種植於木柵茶區,這是鐵觀音茶的開始。那時候淡水上游的基隆河、景美溪水路暢通,基隆河南岸的南港,港深且寬,由南港、石碇、深坑山區所產的包種茶經由水路運到大稻埕;另一方面由木柵貓空所產的鐵觀音,則在景美上船,運到大稻埕。
從19世紀開始,台灣茶葉就是外銷大宗,但是對一般民眾卻很疏遠。直到80年代新台幣升值,成本升高,茶葉外銷的價格優勢喪失,同時台灣社會由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業社會,城市人口增加,於是茶葉由外銷轉內需,這時茶的品味開始被重視,品質的追求伴隨著茶具的研發,於是台北街頭廣設茶館、茶藝教室,喝茶成為精緻的生活文化,替社會注入活水。
用感官喝茶
台北曾經是產茶重地,儘管台北人對茶也不陌生,但很多人只把茶當作飲料,如果不是經由提醒,並不十分清楚杯中茶水為何,更遑論分辨每種茶的特色。「其實要分辨一點也不難,只要喝對了標的物,就可以從茶湯的色、香、味去分辨。」何健解釋常見的綠、青、紅茶,是經由發酵加工來分別,分屬於未發酵、部分發酵、完全發酵,而茶葉的特性是不可逆,發酵過後就無法回頭。以茶湯顏色來說,綠茶從茶樹採收,簡單製作,茶湯呈綠色;而部分發酵的青茶,依照發酵的輕重可分為偏黃、褐色、琥珀等,顏色會依發酵程度慢慢加深,到了褐紅色就是發酵完全的紅茶。
至於香味,綠茶帶有植物本身青草、綠葉的香甜味,像是知名的杭州龍井茶聞起來就像煮綠豆湯時,豆子爆開的豆香味。而輕發酵的茶則慢慢轉成花香味,這又與香片、花茶經由窨制花香不同,是茶本身具有的花香。至於重度發酵、完全發酵,則由花香轉為果香,聞起來帶有水果的香甜,越熟聞起來越香甜。而入口的味道,綠茶清爽滋潤,紅茶濃烈醇厚。以台北最知名的包種茶與鐵觀音來說,包種屬於輕發酵茶,茶色金黃,茶香清爽;而鐵觀音則是重發酵後增加烘焙效果,茶色偏褐,味道較甜。
懂得分辨茶種就能依照喜好去尋找適合的口味。找茶向來是初學者喝茶常碰到的問題,如何選擇適合的口味呢?「從可靠、自己信任的茶商下手。」何健認為如此一來能穩定喝茶品質,二來可以借此得到資訊。他提醒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台北每一個社區內一定有一家茶行,規模有大有小,但是即使再小,平常看似沒什麼生意,卻還是能營運下去,因為他們一定有固定的熟客來滿足基本營運。「信任,是國內買茶、賣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他說。
用心品茶
除了找到信任的茶商,訓練自己的判斷能力,培養品味也不啻是一種方式。嘗試從不同地方取得某一種相同的茶,從中找出味道適合自己的茶作為標的,再用這項標準去比較其他茶汁的口味是輕還是重?偏甜還是偏苦。簡單來說,就是多試、多喝、多比較,用看、用聞、用喝,相信自己的感官能力,進而廣泛涉獵各種茶味,將會發現茶的豐富層次,而非一味苦、澀。
茶的豐富層次,不只停留在手中那碗茶,長久以來,茶就被視為東方美學代表,茶的內斂含蓄,與東方人清淨、謙和的性格相似。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提出了喝茶之人必須具備「精行儉德」的性格,而唐代飲茶名士劉貞亮也曾提出《飲茶十德》的概念。茶,被中國人賦予「品格高尚」的象徵,自古成為文人雅士生活中展現自己、對他人表示認同的媒介物。
人們對茶的喜愛、欣賞,讓喝茶這檔事更進一步提升至藝術領域。分辨茶種要從色、香、味入手,事實上,視覺、嗅覺和味覺還能帶來無數的享受和喜悅。何健笑說喝一杯茶,從品茶香、品滋味、觀茶色都隱藏著大學問;比方品香藝術中便有「湯麵香、中香、冷香、茶乾香、溫潤香」等不同層次;品茗口腔藝術中有「香活甘稠潤津鮮美醇和韻勁」等多種滋味;而觀色藝術中又有「白色杯茶色紅、黃色杯茶色紫、褐色杯茶色黑、青綠杯茶色綠」等茶色美學,整個大千世界都隱藏在一杯小小的茶之中。
「前提是專注、細心,心越細越是能欣賞到不同的層次。」他表示喝茶又常被稱做「品茗」,品這字有三個口,就是要一點一點慢慢喝,慢慢品出茶的豐富性、層次感。品茶需心平氣和,為了達到這樣的感官覺知,飲茶藝術中也特別注重行茶儀態、空間佈置和飲茶氛圍的契合性,不只要由茶觀心、由茶省身,也要由身心觀境,感受人境調和的靜謐與平和。
用熱情注茶
位於永康街巷內的「冶堂」就致力營造喝茶氛圍,在冶堂裡舉凡茶葉、茶器、乃至於擺設、音樂都經過何健的挑選,讓一切融入飲茶空間裡,呈現屬於喝茶的調性。「有非洲朋友來這兒,拿小杯子很彆扭,但從表情肢體可感受到他的好奇、喜愛,因為那是來自於被善意對待,他以後回國會不會喝茶我不知道,但是當下我們給他很好的體驗,體驗台灣特色茶。」一期一會,一杯形而下的熱茶已經昇華,蘊含著主客應對之情、藝術品味之美。
品茶美學發輝到極致莫過於日本的茶道,飲茶伴隨著成套講究的茶具,由主人準備茶與點心和果子招待客人,而主人與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規矩與儀式行事。茶道的精神還延伸到茶室內外的佈置;品鑑飲茶的陶器、茶室的書畫佈置及庭園的園藝都是茶道的重點。
儘管日本茶道文化細膩而豐富,卻非一般人在生活上所能負擔。茶道需要茶室,生活在都市就沒有學習的環境,而泡茶所需要陶器、穿著的和服,也都非常講究,光是和服,每一季節穿的樣式就有所不同。這些對一般上班族都是遙不可及的負擔,使得茶道與日常生活脫鉤。
就何健的觀察,許多日本年輕朋友來台遊玩反而熱中台灣茶。「台灣茶雖講究功夫卻不需繁文縟節,直覺就是好香好喝,泡茶時開水倒入茶壺,茶水倒入茶海,倒來倒去好好玩。更重要的是只要一張茶桌,就能輕易分享而不佔空間。」由此可見,在台灣喝茶可以是個人的、心靈的、具有私密情感的,也可以是大眾的、分享的、具人情趣味的事情,自然地與生活裡各種層次相連結,成為構築生命態度的素材之一。
因為有好品質的茶,才能支援、提升文化層面,讓「茶」精緻化而有美感。正所謂一方風水養一方人,茶從對岸傳過來,但在台灣土地生長出來,加上百年來的技術累積,使得台灣茶有它獨特的性質。光是台北就生產包種、鐵觀音兩種聞名世界的茶,打破一地一茶的慣例。下次有朋自遠方而來,不妨親自沏一壺熱茶,讓彼此的友情,越泡越甘醇。
冶堂
時間│請電洽
地點│台北市永康街31巷2弄5號
電話│02-2356-7841
文/張錦德
圖/ 第二屆台灣茶產業博覽會、有記名茶、張錦德提供 (來源: 文化快遞2014 1月)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http://tw.mag.cnyes.com/Magazine/whks/Series/201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