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2013年的春天,也許是重起年少輕狂的前衛精神的幸福藉口。放逐著台北2012年的「現代怪獸」(台北雙年展「想像的死而復生」),卻捨不得2012年日本的「絆」及流行歐洲近十年來的「關係美學」;也許我們用「新樂園空間」新年的兩場年輕藝術家的實驗性創作展作為2013年的開場白,用以作為聊慰錯失年少輕狂的遺憾,或許更為一個有為的新年跨越的想像添上些許「破舊佈新」的氛圍。
2013新年 雙個展同臺登場
Adam Dupuis(杜亞當)的「Square the Circle(方圓之間)」個展,將自2012年12月29日跨年到2013年的1月20日,透過色彩和接近動漫形式的敘事,營造著一種不尋常的意識和想像間的對白,雖然畫面彌漫著異樣的超現實色彩和趨於漫畫、卡通的異元空間的視覺效果,但其本身的潛意識,卻有著對於身體世界現象的反叛和解構,看這種作品極為有趣,沒有壓力卻又充滿了無限想像。
緊接著1月26日,又有一位狀若禪定,卻異常年輕且充滿異元糾纏的王鼎超繪畫創作個展「平面介入空間的真實體現」。他以傳統的水墨、又採用露出本紋的桐木、樟木或巴爾莎木作為畫布,媒材極為特殊;以一種薄度淺且非堆疊性的顏彩去對立難以深著的實木,似乎揭露或符號化了當代的「以輕承重」的對抗,同時畫面中的符碼也具體地實踐著「絆」之美學。
選擇兩位不同文化養成背景的年輕藝術家,作為一種同臺的對白是一個有意的安排,我們或可從形式和文本意義上所使用的選擇,作為一種文化身分意識、當代前衛的異元策略及近似解構文本。策展者也許無意如此,可是藝評者把策展當作一種現象,解讀當代的同時性和異時性的結構作為符碼,也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表徵。
以超現實繪圖 表現成長過程
回到Adam Dupuis的創作,《Lost in thought》及《The man the world left behind》是一種擬態為他者的一種自我審視,也是一種真實面對墮入迷惘的「類紀錄」旅程,展現了一種年輕又勇敢的訓白,透過超現實的手法,完成一種寄望於未來的一種無限想像可能,所以作品也可能是一種療癒式的策略,更可能是視察社會後的一種集體意識描繪和彼此療癒的過程。
《Stitch》和《King of limbo》(2010,水彩,65x53cm)是面對複雜社會的糾纏和自我邊陲化的過程;《The great escape》顯現了較穩定的一種策略,雖然是「逃」卻也逃得十分篤定和確立;《Reaching out》則是一種「破繭而出」的自我釋放。
Adam的作品像是一首敘事的長詩,透過一種超現實的手法作為一種像遊戲般的旅程,是一種自我對白、學習和成長的日記,透過作品也釋放著,在成長過程面對無可避免的生面真實,卻又能太極般地以輕撥重、以巧御深的「逆風展翼」。
把視覺記憶轉化為環境風景
王鼎超是一個能遊走於非知覺尺度的極大、極小的意識世界的藝術家,他是「景觀X」(Landscape of X)的牽絆者,當他把感知經驗化為知覺尺度就開始顛覆著「閱讀」的真實性,因此他常不自覺地把「視覺」轉化為「識覺」,就是從本質論的閱讀中去建構認識論的「景觀再生」(regeneration of landscape)。他的視覺記憶常常被轉化為更大視野中的環境風景,並且投射出現實世界中的再解構。透過環境肌理的描繪、動植物生態紋狀、山脈巖石的空間介入,展現著個人在生命中的牽絆意識和異元空間世界的星球(Planet of ego)。
從《履行小視界1號》(2012,水墨、桐木,175x120cm)、《2號》到《3號》(年代、尺寸、媒材皆同),揭露著一個台灣年輕藝術家卻深沉到像個千萬年化石的沉重;媒材用的又薄,卻又有意地讓木紋的紋脈,隱喻著一種光陰的深植和日久不易的烙印,畫面透露著不安和焦慮的張力、無言卻又瞬息萬變。2012年的「生態系列」用一種轉換空間尺度的劇場形式、有山水生態、卻又牽絆著諸多懸浮的非重力的漂游肌理。
《生態3號》(2 0 1 2,水墨、巴爾莎木,33x12cm)是一種內外翻轉的空間敘事;《腦袋裡放風箏》(2011,水墨、桐木,30x43cm)及《破殼壹、貳》(2011,水墨、桐木,300x60cm)也是把外在「視界」轉化成內在「識界」的作品。這也許是說明,我們的社會也許真的太沉重、太牽絆,也太憂慮了。
新樂園藝術空間
■時間:2012/12/29(六)~1/20(日),週三至週日13:00~20:00
■展名《Square the Circle》Adam Dupuis’s solo show
■時間:1/26(六)~2/24(日),週三至週日13:00~20:00
■展名:平面介入空間的真實體現─2013王鼎超繪畫創作個展
■票價:免費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11巷15-2號1樓
■ 電話:02-2561-1548
文/陳朝興(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教授) 圖/新樂園藝術空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