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藝文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70

水土之爭 重探台灣水墨藝術和本土藝術的美學意識

$
0
0

一、 有關當代水墨的四種論述態度 

從1980年代以來,傳統媒介中的水墨,便面對了文化視域和論述演練的課題。此議題潛行30年,在2010年代呈現論述上的春秋割據期。

在理論與實踐的應合上,從1980至2010年代,兩岸三地在水墨藝術和其論述領域,目前大約出現四種介於傳統主義和現代主義之間的態度:文化復興論者、媒介保存論者、跨域折衷論者、生存主義論者。 

「文化復興論者」多主張迴歸古典,維繫傳統文脈,以傳承本土文化精神,因之,亦把「水墨藝術」視為一種具民族性的特殊材質,或是一種具民族性的生活哲學。在這界定領域,「水墨藝術」的文化復興,並非指中式的風俗畫再現,而是訴諸中式的思哲精神,把「水墨藝術」作為一種具表徵性的、形而上的、介於物質與非物質性的文化型態。 

「媒介保存論者」不在於「水墨」中尋找人與自然萬物間的意境,而是把「水墨」的筆意和墨色使用視為一種「線性」與「造形」的視覺語言。在這界定領域,「水墨藝術」是作為一種具語言性的文化形態,它恪守的是筆墨語言的問題。在當代性上,「媒介保存論者」認為「水墨藝術精神」可以由出世轉為入世,都會生活、工業化景觀皆可入畫。在山水意境遠去,紅塵現世躍然紙上中,顯示當世景觀。

「跨域折衷論者」開放「筆和墨」的器形圈限,接受用各種不同媒介來呈現概念中的水墨藝術世界。無論是使用多媒材、新影像、電腦、裝置等等,只要其表述的是一種中國式的哲思和景觀,如陰陽五行的元素表徵、玄佛影響下的生命觀、無常人生、世外桃源、煙雲江山等中國式文化氣氛或文化議題。在這界定領域,「水墨藝術」是作為一種具概念性的文化形態,它恪守的是文化藝術概念的問題。 

在藝術作為一種調解與沉思下,「存在主義論者」視水墨藝術的生產過程、行為、目的,乃在於解決藝術家無法面對現實困境的一種精神寄託。其創作過程和美學立論,是建立在「藝術作為一種精神醫療或超越現實障礙」的表述上。在這界定領域,「水墨藝術」是作為一種遁世、抗世的生活形態,它遵守的是藝術行為和表現過程的問題。其「當代性」是建立在現代主義個人存在狀況的回應上。 

前三種屬於保守的態度,與文化論述和形式美學有關,而第四種則與個人創作時的存在境況有關。從這四大文化論述方向集合出的論點,我們可以看到目前當代水墨的文化疆域。然而,因區域性的關係,這四大文化論述中亦出現地域性的意識型態發展。(註1)以下以台灣地區為例。 

二、 尋找台灣藝術「水土之爭」的原生思想 

在台灣,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因區域本土意識之強勢,不僅「抽象水墨」一度被視為「無根」的畫群,水墨論述者也很容易被本土論者歸為「具大中國情結」。因之,所謂台灣本土水墨,多放在內容表現上,以風土民情等具象景觀為識別,或是找出與一種現代性,作為區域性的界分。(註2) 

以戰後台灣水墨發展來說,1950至1960年代是以「抽象水墨」為代表;1970至1980年代是以「鄉土水墨」為代表;1990年代則以「新文人畫」為代表。當1990年代中國出現「實驗水墨」時,台灣藝壇的水墨論述者已鮮見。(註3)在1997至1998年帝門藝術基金會的台灣藝評文選三大類中,水墨論述已然淪陷。此後,在水墨策展論述上,「台灣水墨」的「台灣性」之考量,往往多設定在藝術家的旅臺、臺籍身分和南島人文景觀上,或是有別於傳統的個人形式風格之選樣。2000年代,水墨論述在台灣已明顯式微,而在台灣當代藝壇,水墨創作多變成保障性的弱勢畫種。隨著2010年代中港地區力探「水墨新思維」之可能作為,台灣水墨議題亦再度被注視。 

在隨波跟進之前,個人以為台灣現代水墨和台灣當代本土藝術,在過去以政治意識為論述下,尚有美學意識需要重新探討和補充,才不會每每以斷代性的姿態,切割地區藝術發展的思潮。迴歸到文化本質的角度,再審視台灣解嚴之後的1990年代前期的「水墨藝術」和「本土藝術」之消長問題,個人認為是二條「淮南文化路線」的美學之爭,也是一場庶民藝術搏倒文人藝術的文化行動。 

台灣當代藝術發展,有純藝術和俗藝術之別,前者為菁英文化,後者為通俗文化。走出西方論述和政治意識的陰影,台灣藝術中所強調的本土文化符碼,除了地理人文景觀外,其來自庶民信仰、生活、人際社會、生命觀、生存觀的「本土意識」,亦被當作「群體性」的總質文化氣質。是故,此總質文化氣質的原生思想來源,便值得再尋找與鑑識。 

在中國社會文化史和藝術思想史中,屬於文士生活文化的水墨藝術和屬於普羅生活文化的通俗藝術,其並存年代是兩漢過渡時期,也正是「淮南思維」興盛之世。漢文化的「淮南思維」乃奠定了「中國性」的文化態度。不管南遷或西移,在陳述華人文化本源的特質中,事實上,也多以「淮南思維」為基架。(註4)

「淮南思維」,可謂為當代文化思想最常見的雜家,用現代話形容,就是多元主義。它不僅提供神話和神仙學,連當代人所熱中的中藥、食補、養生學、面相、地理水土等內容也具備書中。對視覺藝術世界的無形影響,「淮南思維」亦出現兩條路線。往形而上發展,形成了水墨世界的玄思領域。在訴諸中式的思哲精神下,「水墨世界」乃被作為一種具表徵性的、形而上的、介於物質與非物質性的文化型態。 

「淮南思維」往形而下發展,走出抽象審美經驗的感知交流,亦在民間社會和民俗信仰產生一種文化傳承。在當代藝術領域,許多中國式的後現代藝術表現,便大量使用方術、符咒、風水、卜卦算命等道術文化材料。直至近年,許多觀念行為藝術家,或有志於東方符碼與文化煉金學的藝術家,也都傾向於「淮南鴻烈式」的表現。在台灣,淮南思想更是民間生活的一部分。當代台灣藝術家以民間、民俗等生活事物為創作元素,以廟口文化、戲曲故事為本土表徵,均發展出漢籍書冊內容在地化的表現。 

由這文化底蘊的角度看,台灣戰後二個美術運動,可以說是美學意識上的一種「水土之爭」。此「水土之爭」影響了台灣當代藝術的發展趨向。是故,從上述四種論述可兼論到「台灣水墨藝術的當代性」,但卻無法用來說明「台灣當代藝術的區域性」。無論台灣的近代、現代或當代藝術,只有在迴歸到其文化基因和美學意識的此起彼落上,才能看到同質性與差異性的幻化過程。

三、 淮南式現代化現象在台灣 

台灣自明清以降的渡海書畫世界,乃至20世紀南來的先期書畫家,大都是「淮南思維」中,「形而上路線」的奉行者。日治時代的油畫藝術家,因繪畫內容而多成為區域風土景觀的年代視覺記錄者。他們多以印象派、表現主義的形式,表述區域色彩。至於1950至1960年代的台灣抽象藝術,則是以中國古典繪畫的審美概念去面對西方抽象藝術,再度與中國哲學裡的精神狀態相呼應。 

1990年代台灣戰後第二個美術運動,以淮南思維中的形而下文化為前鋒,強調具象的、現實的、看得見的區域文化符碼和民間力量。在「低藝術走高化」的藝術潮勢下,台灣當代本土藝術創作者,幾乎都從庶民生活或通俗文化中擷取材料。從這兩條「形而上」與「形而下」的淮南思維之交替上,台灣近代藝術表面上接受了與時俱進的西方藝術訊息,但本質上,其「區域性」或「台灣性」,卻比破四舊之後的中國,還具「淮南性」。 

概述台灣的「淮南式現代性」。在訊息和形式上,台灣百年藝術雖受印象派、野獸派、抽象表現、普普藝術、鄉土寫實主義、德國新表現主義、義大利的超前衛、美國新意象的影響,但在尋找與西方不同的「區域本土美學」時,則多以在地民間品味,或以通俗文化元素作當代藝術語境的表現。透過形而下的世俗性文化物質與其表徵意義之轉換,遂形成了1980至1990年代的「區域本土美學」的面貌。

在論述方面,台灣1980至1990年代期間,所出現本土藝術批判抽象水墨藝術的現象,若從社會階級意識上看美學品味的轉化,乃是以淮南思維中的形而下文化(庶民信仰),批判了淮南思維中的形而上文化(文人精神)。這個階段,台灣當代藝術在後現代多元文化語境中,多擷取廟會文化、民間宗教、物質建設等題材。 

在作品方面,在這段時期,台灣藝術家除了以鄉土景觀或常民生活為題材,許多雜家式的多元文化亦出現,產生集民間宗教、通俗文化、庶民俗豔美學的品味。在文本上,這些民間宗教與通俗造物,多溯及《山海經》、《搜神記》加上六朝誌怪種種傳奇小說內容,以及台灣民間社會事件與地方傳說。以漢字史書群冊所構成的「漢籍文化」,以及由庶民生活信仰所構成的「泛–漢俗文化」(包括南方百越文化),形成了台灣文化的重要母體。 

具台灣當代文創代表的藝術類型中,「雲門」舞團的名稱,其命名,來自於中國古書《呂氏春秋》中有:「黃帝時,大容作雲門,大捲…」之句,雲門,意指傳說中黃帝時代舞蹈的名稱。吳興國的「當代傳奇劇場」多融合舞臺劇及京劇。以野臺戲路線走進國際的團體為歌仔戲劇團明華園,演出內容亦多屬「漢籍文化」。民俗藝術加上民族精神的布袋戲,1970年代由黃俊雄領導的劇團所創造《雲州大儒俠》,乃改自清代章回小說《野叟曝言》。至於寺廟文化、藝陣文化、電音三太子等,無不具「泛–漢俗文化在地化」的色彩。 

四、 上層美學與中下層美學的年代拔河 

從「淮南式的現代性」出發,可以重新審視台灣現代主義運動和本土主義運動的內部關係。水墨藝術並非等同「大陸型」的文化思維;本土藝術也並非等同「海島型」的文化表徵。在歷史意識型態的詮釋外,我們可以看到這兩項美術運動,實則更接近淮南思維的文化美學之階級革命。 

台灣水墨藝術和本土藝術之爭,在美學上,內藏了菁英美學與庶民美學的品味角力。過度「菁英化」或「民粹化」,或是折衷出的多元並存,在政治意識與藝術趨勢的年代操作下,往往自製出文化生態與藝術市場的「土石流」。台灣當代水墨藝術何去何從,與台灣當代本土藝術何去何從,本質上,是同樣的文化課題。但如果一直只是「淮南二條路線」的年代拔河,可以看到,文化話語權是如何決定了文化美學的定格。因字數限制關係,以上僅在於提供一個概念,許多細節暫略。 

註1  此部分,理念上擷自個人〈超越歷史與文化的注釋/當代水墨藝術的文化視域和論述演練〉(Beyo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nnotations / Cultural Scope and Theoretical Practice in the Contemporary Field of Chinese Ink Art)一文。該文是針對香港藝術館所舉辦的水墨研討會的演講而寫,部分文字則發表於2013年5月,香港藝術館所舉辦的水墨研討會「中國傳統媒介在當代藝術中的實踐及論述」,暨「原道:中國當代藝術的新概念」展覽圖錄。 

註2  此部分,理念上擷自個人於2013年4月於北京中國美術館「美麗台灣」一展的研討講稿:〈在純藝術與俗藝術之間/重探台灣藝術中的淮南思維、漢籍文化與漢俗文化〉。相關文亦將發表於中國美術研究院2013年院刋第三期。

註3  在1990年代中期,帝門藝評獎前後所評選的水墨論述,僅有1995年倪再沁的〈中國水墨台灣趣味〉。1997年則有彭明輝的〈從大歷史看水墨畫的困境〉,筆者的〈漁洋鼙鼓動地來,隔江猶唱後庭花〉。 

註4  元光元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後,儒學成為案頭上的顯學,黃老之學則轉戰檯下,積養出中國文化人的地下性格:不能經世濟國,就退隱養生,成為清談或指天道地的藝術社會,並產生一種個人主義和身心性靈結合的藝術家性格。其間,影響大衆生活文化思想最深的卻是西漢的「淮南派」。《淮南子》現存21篇,本名《淮南鴻烈》,表示博大、有力之意。此書典故極多,足以提供後現代藝術家許多關乎歷史游牧和煉金術的想像之源。

水土之爭  重探台灣水墨藝術和本土藝術的美學意識


 【文/高千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7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