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藝文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70

兒時的夢 帶給人們美麗的天空 風箏藝術家黃景楨專訪

$
0
0

一個人若認真投入一件事情超過一萬個小時,就可以稱得上專家的話,聽完黃景楨的故事,勢必會讓人又驚又嘆!原來一萬個小時多麼微不足道,世界首屈一指的風箏創作家─黃景楨,可是扎扎實實用了三分之二的人生,投入風箏創作!

黃景楨為了這一個單純的理由,奉獻畢生心力,讓四十年的人生充滿簡單的不平凡。

由於10 歲時看見哥哥放的風箏跑到雲裡去,黃景楨心中充滿驚喜,「一條線,一隻風箏,竟然可以碰到天上的雲。」為了也讓自己嘗嘗那「碰」到雲的感覺,便開始動手做風箏,沒想到,除了「放」風箏,「做」風箏這件事更是讓他深深著迷。

黃景楨說:「風箏是藝術、工藝與科學,三者的完美結合。」、「我的所有知識,都來自於為了讓一隻又一隻的風箏飛上天。」過去四十年來,為讓各式各樣的風箏飛上天,黃景楨研究了全世界9,000 多種鳥類和飛行動物的羽翼與生理構造,弄懂了不同地理型態的氣候、風與風箏的關係;另一方面,他也嘗試用每一種可能、可以做為製作風箏的材料,從碳纖、不織布、保麗龍、垃圾袋到絹繪染料,深入瞭解每一個細節,更別談製作風箏所必須擁有的基本常識:飛行力學、結構力學、分解與結合等知識。

截至今日,黃景楨已經創作出上千只風箏,每一隻風箏也都有屬於它的故事及特色,其中包含達悟族的漁船、金門的風師爺、京劇的臉譜、中國傳統的龍,甚至是鸚鵡螺都能做成風箏飛上天。透過這些作品在國外不斷地展出,間接也像為台灣舉辦了一場文化宣傳。黃景楨說:「風箏是一個很棒的載體!」只要將文化融入創作元素、把風箏跟現實生活結合,風箏的價值將可以被重新定義,讓它成為現代的藝術創作,不再只是字典上的傳統解釋,並在傳統藝術中心以外的地方被看見,也把背後的故事說給別人聽,將台灣介紹給全世界。

與筆者對談中,黃景楨提到有一次打電話詢問美術館,能否在館內展出風箏作品?館方一聽到是風箏,就直接回答不展民俗童玩……。黃景楨說:「其實風箏是無所不能的,我做出這麼多不同的風箏,就是讓大家知道,它可以是現代藝術創作!」歷經磨練後,黃景楨的風箏作品,不僅獲得了荷蘭國際風箏節首獎、美國國際風箏節首獎,在法國、西班牙、德國、美國世界金融中心、台灣的科博館、美術館也都曾巡迴展覽過,作品中的翼手龍風箏更成為美國聖路易科博館的收藏,甚至是百貨公司、機場、教科書、音樂餐廳、偶像劇都曾借用黃景楨的創意,訴說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故事。而從西元1996 年宜蘭風箏節開始,到現今每年9 月的新北市國際藝術風箏節,都少不了黃景楨的作品,他的努力賦予了台灣文化的新生命。

40 個寒暑,上千只風箏,每一個作品的講解,從材質、原理、做法、創作理念、飛行方式等,都可以講上三小時。黃景楨說:「我很幸運,一個很好玩的東西也可以謀生,過去真的從沒想過,有一天,嗜好能當飯吃。」黃景楨擺脫傳統束縛,歷經多少的努力、學習與挫敗,現在的他已飛向自己的夢想,更為人們帶來美麗的天空。(來源:新北市藝遊)

黃景楨小檔案

黃景楨,新北市三峽人,1972 年首次自製風箏,大學時代在建築系中學習正統的設計理論與方法,並應用在風箏設計上。1987 年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現為台灣風箏創作家。2002 年獲25 屆荷蘭國際風箏節首獎、2005 年獲美國國際風箏節首獎。曾於西班牙菲立普王子藝術科學博物館、紐約世界金融中心、國立台灣博物館、新光三越百貨、全台新光三越百貨、北京鳥巢廣場等地展覽。著作有「風箏─夢之翼」。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7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