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佾均
圖/超親密小戲節與華山藝術生活節提供
「作品」是藝術創作的具體表現,然而可把握的具象從來是藝術的全貌,也不是生活的。僅從作品的角度出發,可能會過分切割了藝術與生活、成品與過程。10月在台北同時發生、一小一大的兩個藝術節──超親密小戲節與華山藝術生活節,便跳脫了作品展演的取向;透過策展,試圖捕捉藝術與生活中難以具象的面貌,建立兩者之間流通交會的橋樑。
邊走邊看的迷你藝術節
超親密小戲節每年在台北挑出3個令人流連的小角落,各安排3齣20分鐘的演出。演出類型以現代偶戲與物件劇場為主,思考表演與物件關係的命題讓人與物的界線變得流動,邀請了更多不同背景的創作者參與。今年除了往年較熟悉的永康、溫州街區域,也拓展到大稻埕區。演出在各個非典型的展演空間裡近距離登場,可能是咖啡廳、藝廊、古董店或其他意想不到的地方,讓觀眾體驗空間中微細的變化──表情、呼吸、光影、氣味,這些超親密的「小細節」。走出一場小戲,領隊帶著25名觀眾遊走於台北城,前往下一齣戲。15分鐘的移動也是城市的展演,觀眾走過街道,聽巷弄的故事,直到抵達下一個角落。
20多年前,策展團隊造訪了荷蘭的偶戲節,當時偶戲節編織在古城生活中的親密觀賞經驗給了他們大大的啟發與感動,此後,策展人石佩玉便一直思考這樣的觀賞方式在台北發生的可能性。2010年首屆的小戲節初試啼聲就展現了高度的創意、精緻度和組織能力,確認未來9部作品(3部國際邀演+6部國內創作)共81場演出,加上國際大師工作坊的架構,不僅得到觀眾的迴響,也獲得官方與企業贊助的注意,這不計成本的功夫「戲」節才得以繼續。每一年,小戲節持續發掘新的特色角落、邀請不同的藝術家,並在宣傳配套上挑戰精進,今年也加入了英文導覽的選項,讓外國朋友也能夠參與。
思考現代偶戲的可能
小空間、20分鐘的小戲及城市行走等遊戲規則都是回到小戲節的核心;在條件限制下,參與的藝術家們必須回到創作最純粹的部份,無論是老手或新手,勢必要繼續反芻空間、物件和身體之間的關係。譬如今年二度邀請到國內兩位重要的偶戲工作者──臺原偶戲團的藝術總監羅斌,和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藝術總監鄭嘉音進行創作。羅斌在精熟的操偶技術外,去年的作品紀念在種族屠殺中犧牲的孩子,今年《女人回家的地圖》則處理家與回憶的主題,開拓了偶戲內容的可能;鄭嘉音在首屆參與的作品中以生肉和秤盤重量操偶,今年的作品《陶氣》則少見地以陶製偶演出,在形式上的實驗精彩可期。
「其實可以再度邀到兩位,一方面我可以理解他們答應的原因,另一方面,我也非常感謝他們可以在百忙之中要自己的團隊為小戲節空出時間」,佩玉說。她不諱言現代偶戲在台灣並不普及;在傳統偶戲與兒童偶劇之外,尋找自己的定位、實驗美學是台灣現代偶戲工作者很大的挑戰。即便是有自己團隊的創作者,也常因現實考量無法在團隊內進行實驗創作,而小戲節對有心持續開發新可能的創作者而言,就是一個機會。
對台北「深情款款」
雖然選擇區域和使用空間是小戲節策展團隊與創作者一開始就必須處理的部份,但是小戲節的思維卻不是典型「環境劇場(sitespecific)」的邏輯。環境劇場的思維仍以作品為主,只是特別觀照展演的空間元素;然而小戲節作品在內容及形式上並不一定有共同的命題,在設定的遊戲規則外,一切由9位創作者自由發展。從策展團隊自稱是「一群愛偶戲愛藝術的人,對台北深情款款」,不難看出小戲節的主軸是從偶,以及所在地台北發展出來的。「除了家人朋友外,有時候我覺得台北只剩下這些小空間了」,佩玉說。
「我們最早的構想是要在頂樓做,頂樓也是個應該很熟悉但又陌生的地方。在那裡可以看到城市的天際線,又能體驗台北市頂樓各種建築跟現象」。可惜頂樓演出困難重重,小戲節後來落腳在城市的咖啡店、書店與越來越多獨立經營的特色空間中。如同都市密集的頂樓景觀,這些微型空間也是台北生活的特色,「在咖啡店裡什麼奇怪的事都有」。藉由每屆小戲節的發生,策展團隊、創作者、觀眾與店家相互接觸,有時舊地重遊,有時發掘新朋友,而這些空間在演出前後仍繼續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
今年,踏入大稻埕的小戲節也將首度因配合區域的生活作息而將演出時間改到白天。「小/親密」的策展精神,在藝術的探索外,分享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價值,來自策展、來自創作者、來自觀眾、來自店家,而他們也因為小戲節相聚在一起。
荷蘭夢想劇場的《丑角之夢》結合默劇與特製的戲偶,加上劇團自製的面具及服裝,演繹自中古歐洲流傳至今的劇場鄉野雜談。
一個月的表演藝術慶典
由文化部主辦、表演藝術聯盟策劃執行的華山藝術生活節,是台灣第一次出現為期一個月的表演藝術節慶。官方辦理、超過400場次的盛大規模,與小戲節的運作邏輯恰恰相反,卻同樣回到藝術與生活相會的諸多可能。4年前設立的華山藝術生活節旨在推廣表演藝術,一方面以類似國外藝術市集的方式,將國內表演藝術作品引介給國際策展人、爭取團隊巡演的機會;同時在售票演出外,規劃豐富而密集的免費活動,包括戶外演出、讀劇、展覽、分享講座等,期盼讓藝術能夠走入更多民眾的生活。
改變觀看的、生活的行為
在首屆打下基礎後,藝術生活節自2011年起,有較充裕的時間思考整體規劃,在實踐上更加活潑,得以走出傳統活動的框架。譬如去年便將原來設定為開發潛力文創商品的「虛擬交易所」中的商品提案轉變成關於藝術生活或行為的提案,「我們覺得概念性的交流會比和商品的連結來得深。」策劃團隊的趙智漢(阿漢)和陳柏潔表示。去年最獲得民眾青睞的提案包括︰「13歲以前參與表演藝術對你的未來有什麼影響」、「給你一雙翅膀吧(體驗五官不同感受方式的提案)」及「和表演藝術工作者一起喝台啤」等。「我們從獲獎提案中觀察到民眾的兩個傾向,一是對脫離日常、擺脫我現在樣子、投射進入另一種形態的期待,還有觀眾對表演藝術幕後工作的好奇」,柏潔說。
這項觀察與藝術生活節的策展思考不謀而合。藝術生活節期盼透過不同領域的交流,激盪出更多表演藝術和生活互動的可能性,因此在策展初期便邀請建築師龔書章等不同背景的老師參與。擔任藝術大街空間設計的龔老師認為,要改變看待事情的方式必須先改變行為,而空間的改造便能影響行為的轉變。於是他在裝置小屋中設計了歷年迴響熱烈的透明畫室。在透明空間中,作畫的人構成一幅場景,而觀看者同時亦為生活場景的一部分,兩者不再二分。帶著表演藝術的思維,生活的場景也可以不一樣。
黑眼睛跨劇團的《活小孩》是獻給大人的療癒之旅的演出。
藝術雙向交流 生活「藝同作伴」
持續思考藝術與生活關係的藝術生活節,今年以兩位相互擁抱的巨人為主視覺,突顯打破表演藝術框架,進行雙向交流的思考,讓表演藝術和民眾「藝同作伴」。譬如策展人林人中策劃的兩個新專案「大藝術家夜總匯」及「可以NG劇場展」,前者邀請多位表演藝術工作者同臺,針對如自己喜愛的角色、對旅行的熱愛等4個主題與觀眾交流分享;後者則公開綵排過程,讓觀眾體驗表演藝術作品形成的過程。
兩個專案皆回應對民眾對表演藝術的好奇,在推廣並慢慢建立基礎後,進一步揭開表演藝術工作的面貌。從幕前到幕後,從藝術到生活,透過一點有趣的遊戲規則,激發表演藝術與生活在展演以外的更多可能。這樣的嘗試成為貫穿所有活動規劃的策展精神,參與的藝術家不再直接以完成的作品示人,而是透過生活啟發、工作過程展現自己的思維與價值;以生活經驗為出發的設計,也是給觀眾的一份邀請,期待觀眾有更主動的分享。
藝術節作為實驗的平臺
藝術生活節同時也透過焦點劇場及創意小劇場兩項售票演出的企劃,讓優秀且深具潛力的作品能再度演出,接觸到更多的觀眾。本屆邀請的兩部作品皆具備走向更廣的觀眾群的潛力︰創作社《我為你押韻──情歌》是新秀劇作家馮勃隸台北文學獎的得獎作品,融入台灣當代年輕人的情歌記憶;金枝演社的《幸福大丈夫》是「浮浪貢」系列的第四部曲,以阿才一家人貫穿的「浮浪貢」系列,持續透過同一群角色描述台灣不同時代的生活故事,結合觀眾的生命經驗。兩部作品都禁得起票房考驗。由於場租壓力,即便是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仍讓表演團隊不敢輕言重演,焦點劇場便希望在這方面助團隊一臂之力;同時,透過依票房比例補助的方式,激勵團隊積極嘗試不同的宣傳策略,促進團隊未來的獨立發展。
由容淑華老師策展的創意小劇場,今年則以女性創作為主題,4部作品形式各異,包括偶戲、實驗崑劇等一般觀眾或許比較不會接觸的類型。策展人希望透過本次的策展,讓大家看到最具原味的創作,並鼓勵大家多多嘗試不同的劇場作品。
關注過程 長期耕耘
今年都要邁向第4年的兩個藝術節,雖然一大一小,不過都將藝術節慶本身視為提供創作者實驗的平臺;在理念上打破以作品為策展標準的思考,不僅對創作者,對觀眾及策展團隊也都是一個深富意義和趣味的挑戰。體會藝術作品形成過程的企圖,終會觸及觀演各方的生活方式和思維價值,兩個藝術節在這方面各有不同的突破。譬如小戲節中的城市小旅行見證了師大和永康區域都市生活的變遷,以及合作店家經營理念的轉變。思考生活與藝術之關係的同時,這樣的策展方式也帶著我們看到人與環境的變化。
華山藝術生活節聚焦於藝術創作本身的過程,透過這個視角更接近表演藝術的核心。「光從結果是看不出發生了什麼事的」阿漢和柏潔述及開放排練的想法時說道,「看著演員在一直重來中細微的變化,觀眾也可以看得更細、有自己的想像和更多的期待」。過程,而不是成品,可以捕捉到表演藝術裡發生於人與人之間、那些有時無以名狀的經驗與感受。超親密小戲節與華山藝術生活節雖然運作不同,但在策展的價值上皆趨向關注這樣的過程,所以他們一年年秉持著同樣的理念,持續回顧和實驗,並期待參與的創作者/觀眾能讓這些在藝術節慶中發生的種種嘗試在未來繼續發酵,無論是在下一個創作裡,或在生活之中。
超親密小戲節
時間│10/4(五)~10/13(日)
地點│請上官網查詢www.closetoyoufestival.com
電話│02-2337-8859
華山藝術生活節
時間│10/10(四)~11/3(日)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台北市八德路一段1號)
電話│02-2707-1336(來源:文化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