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錦德
圖/太乙廣告行銷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在100年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得獎團體北管樂團「共樂軒」激越昂揚、喧囂震天的嗩吶、鑼鼓聲中,「如臻至藝—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聯展」將於剝皮寮歷史街區掀開序幕。除了展出歷屆得獎藝師的介紹外,還將舉辦了3場推廣講座,邀請今年藝師獎得主:歌仔戲名角小咪、菊壇首屈一指的知名老旦曲復敏及傳承罕見漆線工藝技術的漆線大師顏金益前來分享創作的心路歷程。9月29日開幕當天,首先由顏金益帶來「漆線工藝的歷史」,現場並展出多項漆線藝品。
鮮少曝光的漆線工藝
漆線工藝在國內又稱作牽線,在中國閩南則稱作漆線雕,是泉州派神像雕刻的一大特色,流傳了數百年。
宛如刺繡一般,只見顏金益一點一壓然後再一拉,神像衣袍上一片片的鱗片鎖甲,甚至是雕龍畫鳳,都在他的巧手下一一成形。出身平溪礦工家庭的他,原本是想學木刻神像,以求一技之長,進而學習到粉線技藝。粉線也是用來妝點神像,不同的是粉線的技法就像蛋糕師傅擠奶油,線條較粗、質地較軟嫩,附著力雖好,但要製作多層次的重疊設計,容易和在一起,不論技法、成相,乃至於價格,粉線都不如漆線。
也因此顏金益興起到宜蘭、彰化拜師學藝的念頭,然而實際走一遭才發現漆線工藝是傳內不傳外。他不但什麼都沒學到,就連漆線是漆汁加什麼祕方也不得而知。幸好有朋友提供漆線原料,並找來一尊神像讓他臨摹,憑著過去粉線的基礎,以及幾次看人牽線的記憶,他依樣畫葫蘆,幾番試驗下,終於成功跨到漆線領域。
「求新求精後的成就感,是我跨越的動力。」顏金益表示這股動力讓他不甘於只是一名漆線師傅,他愈做線條愈細,愈做圖案愈是繁瑣,像是捲雲、蝙蝠、龍鳳,凡是殿堂上能見到的藻飾,都能縮小複製在佛像身上。
為了讓更多人能認識漆雕技藝,顏金益開始試著將漆線工藝移植到木雕家具、陶藝碗盤上,所雕飾的也不再只是神像上常見的龍鳳,而是大自然常見的花鳥樹草,希望為古老技藝找出新活水。
從小旦小生到老生老旦的舞臺輪轉
緊接著上場是10月19日,京劇藝師曲復敏所帶來的「我與戲曲與老旦的裝扮」。曲復敏本名曲敬瑜,出身復興劇校第一期「復」字輩,「一進去就被分到專唱女角的青衣花旦,但生性頑皮的我,從小就是孩子王,一開始就唱需要武打身段的刀馬旦,甚至反串男角,兼唱小生戲。」她說。
因為好玩,有一晚她在遊戲室拿著撞球桿,故意摹仿老漁夫劃槳,高亢的嗓音吸引了專教老生的張明福老師注意,而被要求轉到老生去。這一轉奠定她的舞臺方向,從此接受訓練擔任主角,並陸續跟周正榮、曹曾禧、關文蔚等名師學習,開啟了戲路。
然而這一切卻在她步入中年,回到復興劇校後有了轉變,老校長希望她能夠兼演老旦,演起楊家將的佘太君。這一轉可是非同小可,原來老生在京戲是非常重要的行當,其戲份之重堪稱是第一男主角,如今轉到老旦,可以說是由主角變成配角。
這對曲復敏來說,無疑是一大挫折,「不過體力的變化讓我不得不去妥協,當時我想,既然要唱,就要唱不一樣。」她解釋過去老旦多由男人演出,而且都是脂粉未施,但受到好友郭小莊在國父紀念館演出影響,她開始在臉上畫上淡妝,讓老旦在舞檯燈光投射下更有氣色,同時也符合劇中佘夫人的端莊貴氣。
這樣轉變難免也受到傳統人士的批評,笑她把老旦演成像彩旦。面對批評,她欣然接受,並努力學習老旦唱念身段。老旦的唱、念雖然都是用本嗓,粗獷的寬音又跟老生渾厚不一樣,反像是青衣那樣婉轉迂迴。除了唱腔,身形、表情也大逕庭趣,這之間轉換,只有努力再努力,不斷下工夫。
「這一次得獎,是對傳統戲劇肯定。」曲復敏表示,一個京劇人才養成,從8、9歲開始,要到40歲前成名,這歷程相當艱辛。而這個獎項讓年輕人看到希望,鼓舞他們繼續投入,有年輕人的接棒,才能讓傳統戲劇走下去。
小咪(陳鳳桂)現在除了舞臺演出之外,還專注在教學、傳承。
不斷跨界演出的小咪藝師
系列活動的最後一場講座是10月20日,由歌仔戲藝師小咪老師帶來示範演出。本名陳鳳桂的小咪,五、六年級的觀眾一定不陌生,小時候看楊麗花歌仔戲,總會在戲中看她演出風度翩翩的氣質小生。90年代後期,她還在《福氣神爺》飾演李傳香,從一介文質彬彬的小生,成為柔媚多情的小旦。
在歌仔戲裡,小生兼演花旦並不少見,但要再跨界三花丑角,就少之又少了。1992年小咪與唐美雲在「河洛歌子戲團」的《天鵝宴》中,她飾演的愛民如子又不知權變的郿道九,成了她的成名代表作。「這是我第一次扮演小丑,扮相及身段相當滑稽,一出場觀眾就笑個不停,每次下場,觀眾就期待我再度上場。」從沒演過丑角的她,全憑著想像揣摩這「霉到久」的郿道九。而能成功演出,則要歸功於自己從沒被定型。
28年前,小咪從藝霞歌舞劇團轉進歌仔戲圈,歷經了楊麗花、河洛、唐美雲等劇團,並未在固定的劇團演出,讓她有如漂泊的浪子,「我喜歡自由,不想被戲團的行政作業綁住,看似流浪,但卻能更專注演出。」小咪認為不用創團當團主,連帶也不用背負當家小生這包袱,使得她可以嘗試各種角色,2012年在唐美雲歌仔戲《燕歌行》劇中更扮老扮怪,飾演「死神」和「文學謬思」於一體的不死靈。
然而歌仔戲終究是小生小旦戲為主,總是淪為配角,是否有所遺憾?對此,她自信表示自己雖不是主角,卻仍是重要角色:「我也有我的觀眾,只要觀眾喜歡就是成功。」她笑說今天戲迷來看戲是看人也看演技,加上年輕編劇著重各種角色的發揮,因此每個演員底下都有死忠的戲迷,一high起來,也是台灣南北跑到處去追戲。
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獎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為獎勵登錄的傳統藝術保存者或保存團體,而這次藝師聯展活動,除了是向歷屆的傳統藝師致敬,也期望能拉近民眾與傳統藝術的距離。10月份不妨走一趟剝皮寮歷史街區,老街、老玩意將帶領民眾認識傳統藝術的相關知識,同時還能一睹大師風采,聽聽他們說說傳統藝術的老故事。
如臻至藝—台北市傳統藝術藝師聯展
時間│9/29~11/3週二至週日10:00~18:00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台北市廣州街129、131號、143~157號)
電話│02-2913-5533轉607、0986-490-565傅小姐(來源:文化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