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類(Posthuman)」作為一個學術名詞起源於1988年史蒂夫‧妮可思(Steve Nichols)所出版的〈後人類宣言〉(Post-human Manifesto)一書,目前,學界或藝術界對於「後人類」一詞的定義分歧,這個詞主要形容現代人皆是一種後人類,具有分歧、複雜的身分、期許與認同感;現代人並非具有單一的價值觀,反之,現代人往往活在多重、異質且自我矛盾之觀感中。本展主要是回應數位女性主義哲學家唐納‧海若威(Donna Haraway)的「賽伯格(cyborg)」概念,共邀請26位/組國際藝術家,從事數位科技做為媒介的當代藝術創作,呈現策展人對於「後人類」概念之詮釋。
展覽共分3大主題
「後人類」顯示一種介於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緊張感與不確定性,是一種結合人的身體與科技技術的現象與想像,這種介於人與科技的概念,回應了海若威對於「賽伯格」之觀點。海若威曾指出:賽伯格是一種數位空間的有機體,一種混雜機器與有機生物體的東西,同時是社會的真實狀態,也是一種虛幻的科學想像。賽伯格是一種超越現實物質的世界裡,既定的兩性二元分界之個體,且去除過去既定的性別二元論,進而呈現解構性別認知、重現身體符碼之「後人類慾望」。本展覽展出的作品以數位科技的手法,包含數位輸出、多媒體互動、影像裝置之作品,探討我們對於身體與性別之重新解讀,共包含3大主題:「複製人」、「跨性人」、「變形人」。
「複製人」以克隆(clone)作為主題:克隆是指一種自然無性生殖的方式,或是藉由科技以無性生殖方式創作出的生物體。1996年人工桃利羊(Dolly)的被創作,暗示未來人類可能可以藉由生物科技,由「非性」的方式繁衍而出,因此「複製人」探討的是當代數位藝術中的「去性別化」及「雌雄同體」現象。
「跨性人」解構傳統性別二元論的論點,強調變裝、同性戀、雙性戀的議題。作品觀察目前社會裡尚被壓抑且較不易被接受的性議題,更探討男女生理結構被解構且重新定義的現象。
「變形人」呼應後人類身體是一種存在於網路虛擬空間之賽伯格身體的現象。賽伯格身體包含「有機」的混雜多種生物之身體,及「非有機」混合機器、科技及人的形象之身體,賽伯格可以是不具實體、虛擬的、具流動性的,是一種存在於電子網路中的形象,或是以具物質性的方式,透過多媒材的方式呈現出來。
國際藝術家受邀參展
多位在國際極享盛名之藝術家受邀參展,包含以呈現混種變形人體著名的澳洲藝術家─派翠西亞‧佩斯尼尼(Patricia Piccinini),她所展出的《迎接賓客》呈現一種詭譎的場景:在一張單人床上,有一位即將與異種生物相擁的小女童,而在床頭上,站立一隻長著絢麗多彩長羽毛的孔雀。這個僅有科幻電影才會出現的畫面,佩斯尼尼以實景大小尺寸呈現藝術家對於這種超現實場景之想像。作品名稱受啟發於一句歌德名言:「美麗到處皆是,是一個賓客(Beauty is everywhere a welcome guest)」。此作品反應自然中美麗與怪誕同時並存之現象,而作品中的「美麗」便是這隻美麗的孔雀,而「怪誕」可說是這個長相詭異的異種生物。佩斯尼尼往往透過藝術家具童稚之心的想像,以一種童話故事中才會出現的場景,呈現她對於身體混種的想像。佩斯尼尼另一件貫穿台北當代藝術館1、2樓之大型裝置作品─《高懸》,表現一個小男孩坐擁在裝載著5隻巨型蟲類的網子之中,小男孩以一副好奇的模樣,趴在網子上從當代館2樓往1樓俯視,當觀眾走進館內,隨即會被這咖啡色的巨網與小男孩所吸引,而觀眾須走到館內2樓才能發掘網中的奧妙與玄機。
聞名世界樂壇的冰島實驗型歌手與多媒體藝術家─碧玉(Björk),展出一件十分精彩的3D音樂影片─《隨心所欲》,影片中碧玉背著一個自己形像的泥人,不時相依相扶、不時扭曲糾纏。影片中的背景是個如詩如畫的景色,以極精緻且又具童話般的視覺表現,再配以碧玉天籟之聲,表現一條明知道沒有結果之旅程。沉寂一段時間的台灣中生代藝術家劉世芬,自2010年於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科手術室護士退休之後,便全心專注於專業藝術家創作。這次她展出一件名為《穆勒氏花園—羊走迷》的新作,呈現一個用她自己形象製作的等身矽膠擬真人體雕塑,此雕塑尾椎部長著一條類人猿尾巴,使藝術家塑像如同「沉思者」般低頭沉思著,周圍被多個羊頭骨鹽雕所環繞,這是受啟發於聖經,象徵墮落的人類,另外她也展出6件以有色鉛筆手繪的穆勒氏管變異的生殖系統,及具雌雄同體特徵的植物、昆蟲映像,劉世芬藉此傳達雌雄同體的概念,提出對於性別既定二元論的質疑。
南韓藝術家崔旴嵐(U-Ram Choe)的兩件以不鏽鋼製作的大型機動藝術,帶給觀眾另一股驚艷的視覺饗宴,作品分別是:《城市浮游體─女性》與《城市浮游體─男性》。此兩件作品皆是崔旴嵐以極精緻的金屬手工技術,結合錯綜複雜的模型,參照了史前植物、蟲類與魚類的內在結構與外在骨骼,並結合機械馬達與光、熱感器,使作品產生韻律的運動。《城市浮游體─女性》具女性陰部形像,且以規律的開張運動,並且具光能的發射;反觀《城市浮游體─男性》則徘迴於其周圍,待光能被釋放那一刻,再將自己身體也開啟以吸收陰性之能量。藉此作品,崔旴嵐試圖探討高度城市化與人類生活型態的關係。
旅美的台灣藝術家李小鏡將展出新版的《十二生肖系列》,展場將有一大麯折的屏風,屏風上顯示一位躺臥的裸女,藉著觀者在此屏風來回走動,使原本不連續的身體映像得以接合在一起,展場四周牆面展出其聞名國際、結合人的形象與十二生肖動物的映像,李小鏡更首次展出他今年所作且以十二生肖為主題之立體陶塑。挪威藝術家安‧賴(Ane Lan)以自己裝扮為一女性護士,展出一件名為《我的寶貝》的錄影作品,以不斷歌頌「我的寶貝」的方式,呼喊那未知的孩子,他同時採用心理分析之觀點,探討嬰孩唯有離開母親的身體與產生自我意識之認知,才能成為一獨立之個體。此作品亦涉及生殖醫學科技對於人類生命繁衍之影響。
本展覽之作品皆涉及「身體」,無論是直接將身體變形,與他種生物、機械混種、與大自然結合,或呈現對於身體性別的迷失等等,皆是呼應我們對於「後人類」概念之想像或紀錄。當科技將人類的生活帶到與過去截然不同的層次,在視覺藝術領域裏對於這種「後人類」現象的詮釋,將更顯精彩。
文/陳明惠(策展人)
圖/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後人類慾望:當代藝術中的性別觀與數位性
時間│即日起至2014/1/12,週二至週日10:00~18:00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市長安西路39號)
票價│全票50元
電話│02-2552-3721
更多精采內容請點擊http://tw.mag.cnyes.com/Magazine/whks/Series/2013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