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藝文雜誌 — 最新文章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70

從船務到藝術拍賣 寶福得的神鬼奇航

$
0
0

在全球經濟版圖中,而今成長力道最為強勁的地區之一,就是印尼領銜的東南亞諸國。達2億5千萬人口的印尼,在亞洲的人口基數,僅次於中國的13億與印度的12億人口,如今印尼爆發的強勁成長力道,使得以印尼藝術家為首的東南亞藝術市場,愈來愈受關注。而寶福得拍賣(BOROBUDUR Auction),也在成立的七年內,迅速搶佔東南亞最大的拍賣公司地位。

1月25日中午的新加坡國敦河畔大飯店(Grand Copthorne Waterfront Hotel),二樓的宴會廳,是一桌一桌的收藏家客人,三五成群,開心的在這兒用餐,準備在下午開槌的拍賣會一展身手。宴請參與拍賣會的客人在拍前用餐,是寶福得拍賣會的傳統,不論之後的拍賣會裡有沒有舉牌,拍賣公司都歡迎對藝術收藏有興趣的潛在買家,感受寶福得營造的拍場氣氛,就像是多年好友一塊賞析藝術的喜悅。一位從台灣來到新加坡參加拍賣的王姓收藏家就說,寶福得的拍場氣氛很好,專家不僅能提供客人藝術品的詳盡資訊,大家更都能成為知交好友,這是寶福得與其他拍賣公司相比的最大特色之一。 

立足東南亞 鎖定新加坡 

憑藉東南亞收藏家的收藏實力,寶福得雖然是只活躍於新加坡、印尼的拍賣公司,規模無法與香港的兩大國際拍賣公司相比,也落後於北京、台北的大拍賣公司,卻能在拍場創下藝術家的成交新高。例如,印尼抽象藝術家的前輩大師阿凡迪(Affandi),其拍場最高價即於2012年的寶福得春拍所創,《樹下市集》(Food Stall under the Banyan Tree)一作,以120萬星幣(約合93萬5千美元)落槌創下藝術家紀錄;以及台灣雕塑明星李真,《大士騎龍》一作,於2009年寶福得春拍以43萬星幣(約合31萬美元)落槌,創下藝術家拍賣紀錄。從印尼藝術家阿凡迪到台灣藝術家李真,都在新加坡拍場創下紀錄,代表當地收藏群對本土乃至亞洲其他區域藝術品的強大購買力。 

寶福得創辦人John Andreas(左),與亞太區代表蘇蕓加,在奈良美智作品《迷你泡芙》旁合影。(攝影/林亞偉)
寶福得創辦人John Andreas(左),與亞太區代表蘇蕓加,在奈良美智作品《迷你泡芙》旁合影。(攝影/林亞偉)

從拍前的預展,再到拍賣現場,可明顯感受新加坡地處東南亞經濟中心的集客力。ASEAN(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已經成為東協五國的代名詞,也是全球股市對東南亞五國的代稱,這五國的股市在2012年表現亮眼,2013年在強勁的經濟成長帶動下,不可小視。IMF(國際貨幣基金會)預測今年印尼的經濟成長率可望達6.3%,泰國為6%,馬來西亞為4.7%,菲律賓為4.8%,越南為5.9%,這些數據傲視全球其他國家。寶福得選擇位處東南亞交通要津的新加坡設立拍場,同樣也著眼於新加坡經濟中心的群聚效應,加上完善的法律規章,足以保障買賣雙方與拍賣公司,使得新加坡成為印尼華僑John Andreas,擇定的寶福得主要拍場。 

的確,寶福得拍賣預展與現場,可以見到東南亞各國不同的民族穿插其中,從英文、普通話、福建話、臺語到潮州話,再到馬來語,都能在各自的人群裡聽到,這裡是名副其實的亞洲平臺。在佳士得與蘇富比決定選擇香港為亞洲平臺後,即陸續撤出新加坡拍場,這也使2005年於印尼雅加達成立的寶福得,在2006年進入新加坡設立拍場後,憑藉創辦人John的商場人脈與經營實力,迅速填補兩大拍賣公司出走後的真空,奠定東南亞第一大拍賣公司的基礎。但跨入拍賣公司經營,卻是John無心插柳柳成蔭。 

藏家起步 親自下海操持 

原來,經營家族船務事業的John,因緣際會下成為印尼老油畫的大收藏家。在1998年印尼的排華風暴,社會動亂之際,當時華人家家戶戶居安思危,人們都謹慎小心輪值守街,John也不例外,他在守街時巧遇擔任藝術經紀的友人,在那個動盪之際開始買進第一件藝術品,之後透過仲介,透過拍賣會,大量的買入印尼老油畫。他就像初入藝術市場,一下子就怦然心動的收藏新人,毫不假思索的一批批、每次幾十張幾十張的買入。而買入作品之後,就像所有收藏家的必經路程,他開始挑畫掛在家裡。而透過自身的掛畫、換畫再掛畫的過程,John發現,他所擁有的一位藝術家近三十張作品裡,自己真正最喜歡,也最合適掛在家裡的也只有其中的二張。「我買了,後來覺得不合適,就想拿回拍賣公司賣。」他這樣回憶。 

但這個想念,卻沒能真正的付諸實施。「他們就像打桌球,推來推去,感覺很不好。」John再舉例,有的拍賣行在一些經營的小細節上,當時讓他覺得很沒道理。例如他委託拍賣十張畫作,應該可以拿十本圖錄廣發好友或是潛在買家,為作品宣傳,但拍賣行堅持只給他一本。「他們給我的感覺是,給你一本夠了!這種感覺很不好。」經營事業,總是善於體察客戶的John這樣說。於是,經營船務事業的他決定親自下海成立拍賣公司。取名「BOROBUDUR」,取自印尼最著名的佛教聖地婆羅浮屠(BOROBUDUR)之名。 

寶福得2005年成立,最初就以拍賣公司老闆的自身老油畫收藏為拍品主要來源,接著一步步擴大規模。最初的2005年,僅於雅加達成立拍場,在2006年將主力拍場設於新加坡。成立之初,恰是中國當代藝術逐步加溫,因此John力邀在台北藝術圈工作的蘇蕓加(Sophie Su)加入寶福得擔任亞太區代表,負責中國當代、台灣當代到日韓當代的徵件事宜,而John本人則負責東南亞藝術的徵件工作。寶福得團隊,就靠著老闆John與蘇蕓加這兩大支柱,逐步撐起拍場規模。 

以客為尊 互信至上 

由於John是從收藏家身份創辦拍賣公司,因此先前因為藏家身份在拍賣公司所受到的「氣」,他就一一加以修正,例如圖錄。印刷精美的拍賣圖錄,印製成本其實頗為高昂,因而拍賣公司往往慎選客戶寄送或是定價出售。但John不這麼想,他說:「你賣房子、賣車子,都有圖錄送給客戶不用錢的,我覺得你要人家買你的藝術品,還要人家先花錢買圖錄,這個business model不對!所以我們的圖錄不賣錢,全部免費。你要多少圖錄,我們就給你!」在寶福得的圖錄封面上,還印有Catalo Not For Sale的字樣。有趣的是,還有人拿了寶福得圖錄後,用小紙片把Catalog Not For Sale貼住銷售。 

就是以客為尊的核心思維,寶福得一點一滴地累積溫馨的拍場氣氛。從預展時的點心飲料無限量供應,到拍賣當天中午宴請所有參與拍賣會的客人,呈現出熱情的南洋風貌拍場。其實,各家拍賣公司都會不惜重金邀宴重要收藏家,吃喝在拍場是一個學問,但要能讓拍場成長茁壯的重要關鍵,是作品要能拍出去,而且拍出好價錢,才能與同樣經營東南亞藝術的蘇富比與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賣公司競爭。除了以客為尊的思維,也因為John家族在印尼經營船務事業,家族友人亦是印尼投資銀行界,他的生意網路早在開設拍場之前就已綿密於印尼市場,因此使John開設拍賣公司吸引客人得以事半功倍。John說,這是很現實的,如果沒有互信基礎,知道我們做生意的誠信與紀錄,人家怎麼會願意委託作品給你?

1月25日的拍賣現場,拍賣Abdul Aziz的《Flirtation》一作,此作估價20萬至30萬星幣,成交價為34萬星幣(約合24.4萬美元)。(攝影/林亞偉)

1月25日的拍賣現場,拍賣Abdul Aziz的《Flirtation》一作,此作估價20萬至30萬星幣,成交價為34萬星幣(約合24.4萬美元)。(攝影/林亞偉)

東南亞藝術的春天 

在1月25日的寶福得拍場,印尼大收藏家陳俊輝一家人,以及在去年蘇富比秋拍購藏李曼峰作品《年豐人壽》,創下李曼峰3426萬港元新高的印尼大收藏家,他們都來了,而且紛紛舉牌購藏作品。這些大藏家現身舉牌,關鍵就是John與蘇蕓加團隊,能夠徵得好作品。John原本就是印尼老油畫大收藏家,他跨入拍場經營後就不再收藏作品,避免與客戶競爭,但這位老牌藏家經營拍場很有趣,雖然從老油畫賣到當代藝術,但他不愛當代藝術。「我賣當代,因為能賣。你問我喜不喜歡,我不喜歡。我每次告訴客戶,你喜歡你買,你不要為了投資。它漲,你更開心,它不漲,你也還是享受。」 

因此,在當代藝術部分,John倚重蘇蕓加的專業,尤其在公司成立之初,中國當代藝術的飆漲,成為拍場最賺錢的獲利來源。而現在愈來愈受關注的東南亞藝術,也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有一波大行情,漲勢更是比中國當代兇猛。John分析,中國當代從2006年開始爆發,但先前積累了十年;而印尼領軍的東南亞當代藝術,卻是短短的從2006年到2007年,就漲了五十倍!像是米斯尼亞迪(I Nyoman Masriadi)的作品,到了2008年在拍場上還曾飆至100萬美元。「米斯尼亞迪從1萬到100萬美元,就在這短短的兩、三年時間,當時實在太離譜了。」回憶當年的狂飆,John記得在2006年時,寶福得賣一張米斯尼亞迪的作品也不過5千美元。

當然,而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也同樣歷經了大調整,米斯尼亞迪作品價格也回落至少50%,但東南亞當代以印尼藝術家為首,在調整後重新煥發,欣欣向榮,連帶拉抬了菲律賓、泰國等地的當代藝術行情。寶福得當代藝術的客群,以較為年輕的藏家為主,也包含了亞洲乃至歐美各地看好東南亞藝術未來的藝術經紀人,購藏作品主要是為了投資。而寶福得拍場的另一核心,即是印尼老油畫。 

預見印尼老油畫市場 

寶福得拍場的客戶結構,50%是印尼收藏家,而這些收藏家蒐畫的特色,尤其是收藏印尼老油畫,往往購進後就不再釋出。因此好的印尼老畫愈來愈難找,這是John未來經營的最大難關。而這群經濟實力驚人,其中的頂尖客戶資產都以billion美元計的超級大買家,橫掃作品更是只進不出。「現在還好,我也不知道未來的流動性怎麼辦,將來的畫沒得拿啊!」John有點苦惱。 

相比於西方藝術世界的收藏流轉,收藏精品就算經過數代的傳承遞嬗,總會有機會重新流傳。3D(Death:死亡;Debt:債務;Divorce:離婚)出現之際,可能就是藝術精品重新換手的時刻,因此佳士得與蘇富比從來不愁沒有生意。但東南亞的國情,尤其是以華裔印尼富豪為主的東南亞藏家,情況又與西方世界迥異。John曾經拜訪過一位傳承至第三代的富豪,家中的倉庫上頭,掛著一件阿凡迪(Affandi)達2米乘3米的大作。但這位承繼家業的富豪這樣說,以前是我阿公留給我爸爸的,現在是我爸爸留給我的,他們留給我這麼多錢了,作品還留在這裡,我還會傳給我的孩子。對東南亞的華人富商而言,藝術品往往會一代代地傳承下去,但對收藏市場而言,未來若好作品全部流入這類的大藏家,作品的流動性就十分堪慮了。John再舉例一對離婚的富豪,因為離婚官司手中的藝術品被凍結,這就難以徵件。這也使得John愈來愈難徵得好的老油畫。他說:「我有好的客戶,但好,也是不好。因為只要是他們買了,東西就不出來了。」好,也是不好,這句頗富禪意的話頗為傳神。 

不過,在東南亞市場正蓬勃發展之際,源源不斷的當代創作,將能銜接上稀缺的老油畫。對於老油畫市場,John這樣說:「如果有人敢豪氣拿出3千萬美元全部蒐購,將來一定有機會大賺一筆!因為東南亞的富人,有車有房後,現在比的就是藝術品。你有阿凡迪的畫,那我也要有;你有李曼峰的畫,那我也要有。印尼的老油畫愈來愈少,就是因為這類的需求愈來愈大。」 

以這群頂尖印尼收藏家為基礎的寶福得,更為他們尋覓亞洲各國各區的藝術精品。從旅法的趙無極、朱德群抽象畫,再到日本當代的奈良美智,再到台灣的雕塑大師朱銘到年輕新銳李真,都頗受東南亞藏家歡迎。在寶福得的客群中,50%比例為印尼藏家,30%為新加坡藏家,其他20%則為其他各國買家,這些買家對各國藝術的接受度大,使得寶福得的預展現場,宛如一個小型的亞洲各區藝術展覽,恰是一個迷你版的亞洲藝術平臺。
 

從2005年成立迄今,John從家族的船務事業,跨足拍賣事業後愈來愈有心得,在加入了蘇蕓加這位大將輔佐後,團隊已逾十多人,拍賣成績在市場熱度高升之際,每季可達約3億新台幣,已然是不可小覷的拍賣公司。挾著東南亞收藏群的堅實基礎,寶福得守穩以新加坡為中心幅射的東南亞區域市場,不與蘇富比與佳士得兩大國際公司硬拚碰撞,堪為經營出區域特色的拍賣公司。

瑞士藝術家Theo Meier,其估價10萬至15萬星幣的《Purification of the Gods and Votive Offering by the Sea on Sanur Beach》,成交價達70萬星幣(約合56.6萬美元),為1月25日的寶福得拍場榜首。

瑞士藝術家Theo Meier,其估價10萬至15萬星幣的《Purification of the Gods and Votive Offering by the Sea on Sanur Beach》,成交價達70萬星幣(約合56.6萬美元),為1月25日的寶福得拍場榜首。

文@(林亞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70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