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天帥】
在藝術圈,無論是藝術家、評論家還是策展人,他們當中有人急欲將「它」拋棄,欲去之而後快;有人則死命也要套「它」在頭上,不肯讓誰傷其一根汗毛。
「它」,是光環,aura。藝術的光環,一種讓人覺得深不可測的印象。藝術家,不就是那些淡泊名利、拒絕享受,為了精神甘於放棄物質的奇人嗎?
「我認識很多藝術圈中人,他們對飲食其實是很有要求的,社交聊天時話題往往還是要回到『食』字裡去。可能我們會從中東藝術,談到土耳其的餐廳,然後對方說:『恰巧我也要去土耳其出差,你剛才說的餐廳名字,可以電郵給我嗎?』這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建立了。」Alan Lo(羅揚傑)說。作為一個香港收藏家兼餐飲集團主人,今年5月他在中環創辦了都爹利會館,一家以藝術為主題的餐廳酒吧。
對,藝術家也是人。美酒佳餚的魔力,對他們來說也是擋不住的。
許多藝術大師,會把飲食視為生活重中之重的一環。例如達文西,他的名作蒙娜麗莎自是人盡皆知,或許知道他是醫學和工學專家的人也不少,但他對飲食的研究,包括策畫宮廷饗宴、發明烹飪辦法,以至發明獨門沙拉醬(10茶匙碎香芹、1茶匙碎薄荷、1茶匙碎麝香草、少量鹽、新鮮磨好的黑椒、3/4杯橄欖油、1/4杯醋,放進瓶子搖勻),則不是那麼多人聽聞了。
中國會出入皆為名流仕紳,梯間、酒吧、會客室等地方也掛滿藝術品。(sosoku提供)
如果達文西的時空離你太遠,那民以食為天的中國,或許能給你更深刻的啟示。
在中國大陸當代藝術發展行程中,一家名為阿仙蒂(Ashanti) 的西班牙餐廳,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它創辦於1995年,位於北京工人體育館北門對面的新中街一條168號。在那裡,餐廳主人文少勵教曾梵志、劉煒、王廣義、方力鈞、岳敏君等藝術家如何喝紅酒、抽雪茄,展示西方飲食生活的文化。
當時這些藝術家還是籍籍無名者居多。與此同時,北京也沒有幾家精緻餐廳,而Ashanti作為一個高雅場所,就成了他們落腳、聚首、展示個人作品的地方。我們未必能武斷地說,因為Ashanti給予這些明日之星機會,他們才有今日的成就;但Ashanti卻無疑對他們的人生具有重大的意義。許多藝術家均曾以Ashanti為題創作,如王廣義,他在那著名的「大批判」系列中,就有一幅以餐廳名字為題。
中 國 會
政商名流爭相出入的頂級招待所
在今日的香港藝術圈,只要是稍有資歷的人,都會記得這位於2004年去世的文少勵。大家談起他的名字,也會知道他就是少勵畫廊的創辦人。然而大概要再老一些的藝圈前輩,才會知道文少勵其實也做古董生意,而且做得很出色。名聞中外的香港中國會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中國會的一切都是古董,只有人是新的。」這些古董,最初就是由文少勵提供的。
中國會的成立比Ashanti還要更早。那是1991年6月30日的事了。它的六週年紀念日,正是香港這個前殖民地在英國統治下的最後一天。
當年,香港著名企業家鄧肇堅(1901-1986)長孫鄧永鏘以4千萬港元,在中環舊中國銀行大廈最高的三層,即13至15樓,開辦這間進階會所。室內設計以1930、40年代的老香港、老上海為主調,13樓是主餐廳,而14和15樓則是私人客室。
在藝術幾可說是遭受冷待的1990年代初,中國會成為香港絕無僅有的中國藝術展示空間。1992年,文少勵首度在港舉辦的當代藝術展,便是選址中國會。
22年後的今日,它已是世界各地名流貴胄談生意及社交聯誼的「老地方」。問這些名流貴胄是誰?隨便一數,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法國前總統席哈克、英國王子安德魯、前古巴領導人卡斯楚等人均名列其中。由於以會所形式經營,只能招待會員,在中國會,這些公眾人物能得以享受難得的私人空間。
當然,中國會的會員也可以邀請非會員入內聚會。對於初到中國會的人來說,最具吸引力的「景點」莫過於三個地方,第一是位於14樓的酒吧長征吧(Long March Bar),在長征吧的露臺,來客可飽覽中環日夜美景;第二是藏書數超過八千的圖書館,這批藏書內容多與中國文化相關,當中不乏難得的絕版珍藏;而第三便是掛滿梯間、酒吧、會客室等地方的藝術品了。
不輸給博物館的典藏
雖說在「中國會的一切都是古董,只有人是新的」,然而這批藏品卻不乏當代藝術創作。它們一部分由會員借出,另一部分則由會所擁有。觀看中國會這一批不輸給博物館的典藏,往往讓人禁不住發問:幕後的策畫者是誰?你或許會以為同樣是文少勵,但其實不然。答案是,漢雅軒主人張頌仁。
雖說中國會展示的作品,十有八九來自張頌仁,然而這裡面還有文章:挑選作品的,還是鄧永鏘本人。一如張頌仁笑道:「我不認為有誰能夠『建議』鄧永鏘些什麼。」對,如果那人是亞洲藝術文獻庫董事、英國倫敦皇家藝術學院信託人以及泰德美術館亞洲藝術收藏委員會主席,你確實很難給他什麼藝術方面的建議。
不難想像,這批為數約350件的藏品,絕大多數出自中國藝術家之手,當中不乏名作,包括余友涵的毛主席與Whitney Houston雙聯幅作品、王廣義的「大批判」系列、張曉剛的「血緣」系列、曾梵志的「面具」系列,方力鈞的「光頭潑皮」畫、韓磊的攝影作品、以及劉建華的陶瓷等。
除了前衛當代藝術作品,你還會發現中國會掛著二十世紀中國學院派繪畫。這些作品並非張頌仁心頭好,之所以展示出來,完全因為鄧永鏘的主張。他認為,要理解會所中的當代藝術,你必須有學院派繪畫以作對照,因為大多數前衛藝術家,正是從學院派訓練中蛻變而成的。
至於非中國藝術家作品,則似乎只有掛在13樓餐廳女洗手間的畫作。此作出自居港英國畫家Andrew Pickersgill之手。他與鄧永鏘分屬好友,作品描繪了上海和平飯店爵士樂隊的演奏情形。昔日,這對樂隊每年都會來港,並在中國會週年紀念派對演出。
形形色色的物質與非物質內容,就是達官貴人願意守在長長的等候名單上,再每年花超過10萬港元會費的原因。成為中國會會員,即意味一種身分,正如鄧永鏘所言:「或許對許多人而言,它是一所可以舉辦活動及吃飯的博物館,但我認為人們總是對自己與中國會有聯繫,感到某種程度上的驕傲。」
都 爹 利
香港藝術圈最愛的社交聚落
及至1996年及2001年,鄧永鏘先後把中國會擴展到北京和新加坡。當它已成為全球上流社會最優秀的會所之一時,另一家類似的公司亦於今年5月在香港中環誕生。它不是會員制會所,而是一家餐廳,但對藝術的投入,與中國會可謂在伯仲之間。這家餐廳的名字,是都爹利會館(Duddell’s)。
都爹利會館分為兩層,面積超過1萬平方呎,下層是中菜餐廳,上層則是酒吧,由本地收藏家羅揚傑、其妻黃佩茵以及好友龐建貽共同創辦。前者是金山工業集團主席羅仲榮之子,後者則為香港鋼鐵大王龐鼎元之孫,都是名門世家。
在大師的眼皮下品嚐米其林料理
比起中國會的常設展示模式,都爹利會館的展覽則會定期更換,並邀請客座策展人進行嚴謹的策展工作。如處女展就有二場,分別是由定居於倫敦的策展人Amelie von Wedel及Pernilla Holmes共同策畫的「Face to Face」﹔以及梅潔樓藏書畫展覽策展人Catherine Maudsley(毛岱康)策畫的「大師點滴—梅潔樓藏書畫」。前者展出的作品包括George Condo的《The Butcher, the Maid and the Master of the House》(2009)、張恩利的《Hair 8》(2003)、Rodney Graham的《Good Hand Bad Hand》(2010)以及MICKALENE THOMAS的《Madame Mama Bush》(2012)等;後者則展示林風眠、齊白石、張大千等十多位大師超過六十幅畫作。在這批畫作圍繞下品嚐米其林二星大廚蕭顯志的精品中菜,無疑是難得的體驗。
或許你會好奇,這麼多大師作品,從何而來?羅揚傑說,由於資金有限,都爹利會館展覽的作品,皆由世界各地收藏家借出。比方說《Face to Face》的展品便是一例。至於梅潔樓呢,其實那就是羅揚傑父母的藏品了。
都爹利會館暫是還沒有購買藏品的計畫。然而此舉並未減低它在藝術方面的吸引力。今年10月,他們便找來艾未未(「找來」,當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來,目前艾未未想出國,大概還非易事吧)任策展人,舉辦一個香港藝術家聯展。
「展些什麼?我不知道。」羅揚傑大笑道。跟他熟稔的人都知道,「大笑」是他的招牌。他笑著說:「讓你知道,他就不是艾未未了。」
一位香港商人兼公眾人物,膽敢邀請艾未未辦展,未嘗不可說是羅揚傑最值得欣賞的地方──雖知此舉可能會惹來北方官員的不滿。我跟他說,或許從10月以後,他就再也無法返回中國大陸了。
羅揚傑聽罷,再次爆出一陣笑聲。「你要知道,藝術的本質就是挑戰。」他說。
除常規展覽,都爹利會館幾乎每週都會進行一次大小藝術活動,如電影放映會、讀詩會、藝術家交流及講座等。開幕節目「PRIVATE vs. PUBLIC: Art Outside the White Box」便是一場研討會,由M+博物館策展人(設計及建築)陳柏康主持,負責餐廳室內設計的Ilse Crawford、策展人Amelie von Wedel及Catherine Maudsley主講,探索藝術、設計和社會空間之間的關係。
展覽、活動,再加上散佈在餐廳諸多細節的藝術元素,如木桐酒莊(Château Mouton Rothschild)一系列印有Picasso、Andy Warhol等大師作品的葡萄酒、名為Gong Bi Mary(工筆瑪莉)的辛辣雞尾酒,以至用餐時桌上使用的玉器底碟等,不僅烘托出整家餐廳的主題——一位名為都爹利先生的收藏家大宅,也讓都爹利會館成功樹立本土藝術圈聚落的形象。
餐廳在開幕前曾邀請藝術界人士成為會員。雖然都爹利會館並非只有會員才能進入,但繳付每年8千港元的會費後,會員可享有用餐不另外加1成服務費,更有預訂專線及參加個別會員活動等專屬服務。
「其實我們設會員制,是想藉這個機會,為香港建立一個藝術社群。」羅揚傑說。
如今3百多個會員名額已全部爆滿,剩下的與中國會同樣,又是一張長長的等候名單。午餐時間,在餐廳的你不難發現,四周盡是藝術圈朋友的身影:畫廊家、藏家、藝術家、經紀、策展人、拍賣行專家……。
他們碰頭、聚首,隨便聊聊,可能就這樣聊出一些有趣的點子。當然在一千個點子中,九百九十九個可能只會停留在點子的狀態,但只要有那麼一個成真,那它便能化身成香港藝術圈的燃料,將本土藝術更向前推進一步。
一地藝術文化,就是這樣成長的了。
都爹利會館餐室的中式設計。(都爹利會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