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並非只是空有形式,若人們能以專注、尊敬的態度參與其中,便能潛移默化地獲得成長與改變。
在我們人生的歷程當中,往往受到引領而參與各式各樣的「儀式」。宗教提供我們集體活動的機會,目的在於讓我們的心轉向神聖的存在。學校、國家層級,有時甚至是企業裡面的典禮,都會強化我們的認同感,讓我們覺得自己屬於某個社群。出生、結婚或葬禮這類的重要場合,都能協助家庭去歡慶愛(那愛是家庭的根基)、哀悼、克服失敗、滋養喜樂之情與世代延續。耶誕節或農曆新年這樣的年度活動,給我們審慎表達「過去已經過去、從現在開始我們將會攜手展望未來」的機會,協助我們體驗凝聚力、嬉戲,甚至是寬恕。連三餐與其他日常場合都可能因為充滿了小儀式而漸漸累積起品味與意義。
儀式創造或強化了階層組織、團結與目的感,因此能夠滋養社群、鞏固成員之間的關係。儀式也像遊戲:含有某種無來由的特質,給人逃離日常慣例的感受,從歌唱、舞蹈與看秀當中得到深植於人性裡的樂趣。可是,儀式還不只如此──儀式也能促進個人的成長。
事實上,這正是儒家的直覺:儀式對人人心中的仁可以發揮教育作用。如果以尊重、虔敬跟專注的態度好好進行儀式,參與其中的人就能夠逐漸受到禮儀的潛移默化。「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孔子主張,以專注與尊敬的態度參與儀式,能夠漸漸改造人的思想與行為舉止,讓人能夠與歡慶的事物合而為一。當然,這種態度很容易助長墨守成規的心態,以及其所伴隨而來的危險。不過:在外在活動所展現的專注,以及個人性靈的成長,兩者是互有關連的過程──這個想法依然是個非常強大的直覺。在基督宗教,尤其是天主教,禮儀生活(尤其是參與感恩祭,亦即彌撒)可以表達與體驗這兩種聯合的性靈面向:沉浸在教會的共融團體當中,個人的性靈存在得以臻至完滿,並且能將個人與所有其他人──不論逝者或生者,就是曾經嘗試在這個共融團體中踏上性靈道途的人們──連結起來。
為了維持教育與改造價值,儀式執行時必須能反映當下時空的文化與敏感度。儀式從持續的創造過程中得到滋養。我們當今社群的重大任務──不管是世俗社群或宗教社群──就是要找到表達儀式的新方式,藉此能夠在性靈上有所成長與茁壯,而能持續與我們所屬社群的成員們一起哀悼與歡慶。
撰文∣魏明德 翻譯∣謝靜雯 繪圖∣笨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