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家透過畫作中的形式內容,解析了源遠流長的藝術史;修復師則透過巧思的工法,進一步將沉積在畫作表面的時間塵埃抹去,還原藝術作品真實的風貌。藝術修復穿越了可見與不可見之間,透過科學技術貫穿畫作與藝術家創作的時間裂隙。
「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為北美館首度展示1998年至今的油畫、水墨、膠彩等重要典藏品修復回顧展,展覽內容共分為「可見/不可見」、「科學/對話」、「歷史記憶」、「藝術再現」4個展區。本展不僅是典藏作品的修復展出,更在展覽中呈現修復過程運用光譜分析等科學檢測,發現畫作特殊的裝裱、材料、簽字、畫中畫等訊息,未來並將藉由這些資訊建置更為完善的作品履歷資料庫。同時,透過展覽亦可看見藝術家追求完美的創作過程,解答潛藏於畫作中的祕密。
可見/不可見 貫穿畫作表面與底層
想像在一幅畫作的背後,多少的細節是藝術史所忽略的。在「可見/不可見」展區中,展出謝國鏞、何肇衢、何德來等畫家,多幅畫作修復前後的對照,更揭開隱藏於畫作背面的發現,例如謝國鏞《安平古塋》作品背面的人像,亦透過展覽顯現畫作背面不為人知的肖像,展現出雙面主題的完整性。而廖繼春的《蓮花》、李梅樹的《白衣小姐》等作品,亦將原本材料不佳或不當修復所造成的畫作劣化進行修整,重現其原始的風貌。
科學/對話 藝術與科學的對話
修復畫作,不僅是細心對於畫作表面的破損進行修補,更進一步則是運用專業知識與科學檢測分析,確知文物的製作技術及材質成分,使修復工作更有效率及正確性;亦讓藝術家作畫的過程在百年之後,得以顯現於觀眾面前。
時至今日,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日漸受到重視,北美館在專業人士的投入下,陸續分析劉啟祥《桌下有貓的靜物》、洪瑞麟《日本貧民窟》、廖繼春《有椰子樹的風景》等3件油畫作品的顏料成分,透過作品表面及底層狀況等資訊,建置更為完善的作品履歷資料庫。本展區並呈現透過X光檢測,看見陳澄波《紅與白》及何德來《終戰》底層下所顯現的人像底稿,傳達出藝術家追求完美的創作過程。
歷史記憶 重現中山堂38件畫作
原於中山堂典藏的38件畫作,於2003年移撥至北美館,並在2006年進行修復。修復的過程中,學者不僅發現其中一件作品為出生於台南的旅日畫家陳永森的作品;並經文獻研究後得知其餘37件作品,很可能是1929年為慶祝昭和天皇登基即將興建的公會堂,由當時的台北市役所(現台北市政府)購買的日本藝術家畫作。
這批作品的裝裱極具時代特色,並且是瞭解當時畫作市場與裝裱形式的重要參考資料。經久庫存的作品,呈現了許多未經開啟的歷史密碼;時代的變遷亦透過本展區鉅細靡遺的展現。
藝術再現 回眸藝術風華
文化和歷史在美術品的保存修復中如何被呈現,是修復師所須面臨的問題。本區展出陳進《手風琴》、《悠閒》,以及陳敬輝的《少女》,同時放映《手風琴》修復紀實影片,藉由修復影片及相關物件鋪陳藝術修復「再現」的議題。
陳進的《手風琴》曾入選1935年第九回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臺展,為日治時期官方主辦的年度藝術展覽活動),北美館於2009年收藏後,隨即進行作品修復計畫,使這幅曾被視為散佚的作品,以全新的面貌重回它原有的藝術地位。另一幅陳進代表作《悠閒》,於2010年進行修復時,發現過去為裱框而折入隱藏的畫面;此次展出將塵封已久的畫面重現,並製作原比例複製畫作,與修復後的畫作相互參照,讓觀眾看見難能可貴的原始風貌。
體驗修復魅力
挖掘畫作中的縫隙,使藝術品再現其原有的風華、消逝的痕跡,是「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獨特的理念。而透過展場中互動展區的設計,更讓觀眾在獲得美感、知識外,得到更深一層的體驗。
本展特別設計「小試身手—藝術修復師」,透過數位方式提供觀眾有趣的實作經驗;在「實境仿製區」中,觀眾可體驗不同色溫環境下,看到畫家作畫環境色彩的差異,以及類比畫家在不同的作畫時間所產生的顏色變化。在宛如修復室的展區中,使觀眾可以置身於平日不易接觸到的繪畫修復室的空間。而為修復過程所製作的3部紀錄片,更捕捉修復師稍縱即逝的工作過程,重現藝術史嶄新的「可見」映像與資訊。
隱藏的真實─典藏品修復展
■時間:2/2(六)~5/26(日),週二至週日9:30~17:30,週六延長至20:30。2/9(六)除夕~2/11(一)初二休館,2/12(二)初三開館。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電話:02-2595-7656
(文/傅遠政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