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香港佳士得大將張嘉珍所創辦的「beautiful mind ART & CONSULTING」藝術品修復及儲存公司,於1月12日正式揭幕。同類型的公司,在香港肯定是第一間;即便在亞洲,大概也是屈指可數的。若從純粹從商業角度看,老實說「壟斷」無疑是一件快事——即使那斷然不是一件善事。可是張嘉珍卻不想「壟斷」。她歡迎、甚至希望隨著beautiful mind的誕生,讓香港能夠出現第二家、第三家類似的公司。對她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賺大錢,而是讓亞洲藝術圈,特別是收藏家,宣揚藝術品流傳後世的意義和價值。這想法並非驀然產生,而是張嘉珍在佳士得耕耘15年所得的成果。
去年年中,張嘉珍從「香港佳士得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及亞洲當代藝術品部副總裁」的職務退下來,著手籌備beautiful mind。作為一位藝術系畢業生,藝術拍賣對張嘉珍而言無疑是一份有趣的職業。可是畢竟已經做了15年,她不禁想:「在藝術圈,除拍賣外,還有甚麼是我有興趣,而香港又缺乏的呢?」
「我想做的是提供具教育性,並且涉及專業技術的工作。」她想到這一點。
替藝術「看診」
訪問在位於香港北角的新公司地址進行,那是一幢工業大廈的九樓全層,佔地1萬平方呎。從前是印刷廠房,現在重型機械與潤滑油的味道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明亮、雪白、富現代感的辦公空間。
新公司中,一個偌大的房間停著一台空氣淨化機,上面註明「藝術修復專用儀器」。挨近牆壁的是洗手臺,水龍頭末端套上一個濾水器。當然不是一般家用濾水器,它流出的是藝術修復專用的純淨水。聞起來也與一般開水不一樣,有股清冽的氧氣味。此外桌上還擱有林林種種的畫筆、剪刀、棉花、手套、松香水等器具。
「按我的觀察,香港還沒有完善的藝術修復設施。」張嘉珍介紹說。以此作為起點,她做了很多資料搜集功夫,研究各大美術館使用的是何種設備、招聘的是何種人才,如今面對的,又是怎樣的挑戰,終於一步步完善beautiful mind的實驗室來。張嘉珍說,這些儀器全部達到美術館級別水準。
人才方面,則有范定甫和陳佩玉兩位修復師。前者專長是紙、絹繪畫修復,2004年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亞洲繪畫修復組,曾在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和倫敦大英博物館等機構工作;後者主攻油畫修復,處理東方油畫的經驗尤其豐富。曾先後就讀國立藝術學院及法國凡爾塞市立美術學院,並於法國Institut Supérieur des Carrières Artistiques隨教師Francis Goubault一對一學習。張嘉珍早在進入佳士得工作時已認識陳佩玉,15年來許多油畫都交由她修復。
在這裡修復的藝術品,每件都會有一份類似「病歷表」的報告書,詳細列明作品患有怎麼樣的癥、下過怎樣的藥,以便日後倘若發生問題或意外,也可隨時翻查,確保作品得到最妥善對待。
張嘉珍的想法是把beautiful mind定位為藝術品「診所」。這間「診所」還未開張,病人便已先至。「很多收藏家一聽到我有這樣的服務,便把作品拿到這裡修復。」的確,香港「病人」太多,「診所」太少。從前張嘉珍在佳士得工作,每每在香港遇上「病人」,便得把它「保外」移送台灣「就醫」。
「每年進出香港的藝術品上萬件,卻沒有一所修復設施。沒理由你在這裡生病,卻沒有醫院,要跑到國外看醫生吧?所以當時我就想,修復這部分在藝術生態是一個重要但欠缺的關鍵。」她的理想便是把這一塊關鍵的拼圖給補回來。
藝術品也要「養生」
要達到這目標,除「治療」外,還得開辦藝術品「急救班」、「養生班」。張嘉珍說,「希望透過教育,讓收藏家、甚至學生學習如何維護、保存藝術;如果遇到緊急狀況,又應該先作怎樣的處理,再送到修復工作室。」從大門一走進beautiful mind,便能看見一個寬敞的多用途房間。張嘉珍將邀請專家在這裡定期舉辦公開講座與活動,並設立小型圖書館,提供藝術相關的知識。
多用途房間厚重的牆壁背後,是藝術品儲存區,內有一個公共及二十八個私人儲存空間。
「這部份按銀行保險庫的規格設計。基本上一個私人房間僅供一位客人使用,租用期最少一年。」張嘉珍解釋道。不無科幻氛圍的走廊兩旁,是一道道咖啡色大門。大門四邊嚴密封死,刀槍不入。每道門旁設一雙重鎖,必須同時輸入密碼及指紋才能開啟,否則即便是張嘉珍自己也無法進入。房門上方是一部液晶體顯示器──濕度:57.2%、溫度:1.4oC。
「不同藝術品要用不同方式保存。例如油畫,最完美的濕度是50%至70%;紙上藝術品如書畫是40%左右;而文物如銅器,則要40%以下。」對於畫作的保濕密碼,張嘉珍如數家珍。
過去15年,作為一位拍賣行專家,張嘉珍看見太多收藏家不知如何保存手中的藝術品。有時候,她看到畫作已經有發霉的跡象,藏家本人卻絲毫未察覺。
「先不要談拍賣不拍賣,作品狀況很差了,首要任務就是修復。一如生病的人應該去看醫生那樣。」在這種情況下,她關心的已不再是藝術品的價格(price)問題,而是價值(value)。「重要的是,我們人類到底應該怎樣保存藝術品,一代傳一代。」她說。
收藏家肩負保存藝術的責任
張嘉珍對於藝術作為一種文化歷史傳承工具,有很強烈的意識。箇中原因得追溯至2005年。那一年,她協助佳士得把基地從台灣轉移至香港。當時香港已經有頗堅實的古典藝術市場,然而收藏家對當代藝術卻認識不深。「他們看得懂齊白石、張大千,但對油畫、當代藝術不熟悉。那時候除了漢雅軒等幾家畫廊,也沒有很多從事當代經營範疇的公司。」張嘉珍的任務,是要把當代藝術的概念帶給香港市場。
然而該怎樣做呢?
「我們必須帶出傳統、現代、當代藝術三者之間的連結。」她說。「藝術史不是斷裂的,當代藝術其實是古代藝術的延伸,我們的工作是把這兩個面聯繫起來,令藏家得以在本來的收藏範疇上探索更大的可能性。漸漸地,一些書畫收藏家開始購買油畫與當代藝術品了。」
傳統、現代、當代。那麼百年之後的藝術發展,會是什麼樣的景況呢?在2013年的今天,沒有人知道。可是重要的並不是問題答案如何,而是誠如張嘉珍所言,它必然是此時當代藝術的延伸。在這種意義下,張嘉珍認識到保存當代藝術是何等重要。早在近十年前,在她心裡就隱隱約約有這樣的念頭,在藝術圈裡,修護與保存是如此重要,有機會她要為此盡一分心。於是,這位亞洲藝壇裡的拍賣大將,她在離開佳士得後的動向動見觀瞻,而設立藝術品修復與保存的專業公司,就是她給大家的答案。
為了尋覓合適的公司地點,要同時符合管理良善,安全,交通便利,以及「友善的鄰居」,張嘉珍尋找多時,終於在香港北角覓得此一處所,當時為了爭取承租,還寫了一份承租企畫書。而今安頓好一切,她齊集了修護專家團隊,提供了比美甚至更勝於美術館修護室的專業工作室,同時邀請只為國際級美術館擔任運輸儲存的公司擔任合作夥伴,有她過去多年積累下的口碑,公司開張前就有許多修護工作如雪片般飛來。而今,張嘉珍將修復與保存的工作交給專業團隊,她除了爭取業務,更大的時間將致力於藝術收藏的教育推廣,透過講座與相關的藝術活動,為人們提供進入藝術收藏世界所需的點點滴滴。
美術館當然是專門保存藝術的場所,可那終究是官方機構。在民間,這任務便落在藏家身上。「收藏家責任重大,因為藝術史在他們手裡。」她希望透過教育推廣,讓藝術的種子散播大地,讓愈來愈多有潛力成為藏家的人,成為真正的收藏家。
畢竟是在藝術圈打滾多年,張嘉珍延綿的人脈網路,固然為她嶄新的事業提供了絕佳基礎。可較之於藉此賺個滿堂紅,她更希望向藝術圈做一個示範:表現藝術修復與保存的應有水準。
在張嘉珍初來香港的時候,關於「亞洲當代藝術」的概念還很模糊。大家談的,是日本藝術、南韓藝術、台灣藝術、香港藝術……,沒有人把它們整合起來。然而張嘉珍相信,「亞洲的文化、宗教,本來就有很強的統一性。」以此思想為基礎,佳士得成立了亞洲當代藝術品部門。
自從這個概念提出後,愈來愈多畫廊、美術館、藝術機構,開始嘗試以亞洲藝術作為一個整體發展的可能性。「如今這個亞洲藝術市場稍具規模,是大家努力的成果。」雖說是「大家努力的成果」,但張嘉珍說到這一點,神色也不無自豪之處。「修復的概念,也須要許多人的努力才能散播。」她說。所以,她從來不擔心別人會來搶她的生意。
【文/賈雅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