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藝術市場歷經上沖下洗的衝擊暫時迴歸冷靜。新年伊始,不妨偷空審視藏品,拿捏市場脈像,抓對「藥方/要方」,訂好投資年度計畫!
藝術收藏策略可分為兩大類:一為橫面收藏,其著重點在於豐富性以數量取勝,一般適合大型美術館或公立美術館。另一類的收藏策略屬於「深化」性收藏,著重點在於專門收藏某類、某位藝術家的精品或重要時期的稀有性作品,也就是所謂的以專、精、稀取勝,一般較適合私人小型美術館或私人收藏家。只要有時間、有空間、有資本,原則上可以依照喜好選擇收藏品,但若涉及投資,就不是只要喜歡就可以,必須考慮在什麼時機點介入?如何選擇標的物?價格基期是高或低?與哪時候是出場時機?以上四點涉獵到經濟學、美學、供需學與市場心理學等等,此種為複合式專業,若能對上述問題有概略性瞭解,將免繳過多無意義的學費。《典藏投資》採訪新時代畫廊的二位負責人張銀鏘和劉朝華,分享對當前藝術市場的觀察和預判,提供收藏品檢視參考。
問 許多藝術品價值與價格不對等,你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答 顯而易見,這是多數收藏家的資本實力與藝術鑑賞能力的不對稱,所產生的現象。也就是說大部分藏家不甚懂得藝術也不瞭解藝術市場的遊戲規則;如果懂,為何需要等到大家認同的高價才入手?如果懂,為何只嘗試性地收藏一、兩件,是怕獲利太多嗎?如果懂,為何會跟新進藏家一樣,用好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價格搶進現今熱門的藝術家呢?如果懂,為何還常常關心別人收藏什麼標的?是不夠自信還是懷疑自己的眼光?如只是喜好而收藏,為何藝術市場不好價位也更便宜了,卻反而不敢收藏了?如只是喜歡,為何還問別人可否能收藏?有誰能比你自己更瞭解你自己的喜好呢?
問 你怎麼解讀國際藝術市場的趨勢脈絡?
答 從國際的視角來看主流藝術市場的趨勢脈絡,會發現在十九世紀以前趨勢在義大利,以文藝復興的「古典藝術」為主流;二十世紀初至二十世紀中趨勢在法國,以「現代藝術」為主流;二十世紀中至二十世紀末趨勢在美國,以「後現代」與「當代藝術」為主流;接下來二十世紀初趨勢轉向中國,以「華人藝術」為主流。這種趨勢脈動的現象,可從數十個國家的畫商進駐中國,以及全世界最頂級的一線畫廊進軍華人藝術市場看出端倪。
而歐美先進國家的藝術市場已經步入成熟期,很難再有高速成長的機會,就梅摩(Mei Moses)藝術市場的指數報告發現,他們追蹤曾經出現在拍賣會上的藝術作品,在3萬3千組重複售出的交易中,雖然持有藝術品的平均年限為29.7年,但報酬率卻不見得成長。另外報告也提到,成交價高於100萬美元以上的藝術品回報率,往往最低,也就是基期過高。所以一般藝術品在高速成長過後進入成熟期階段,不宜再盲目搶進。
問 如何檢視藝術家的市場變化過程?
答 每個時代藝術家的成長過程,都會經歷過一番藝術市場的洗禮,其歷程基本上是從期待期、萌芽期、成長期、成熟期、衰退期、轉型期的循環過程,如許多新銳藝術家處於「期待期」,此時期首重尋找自己的作品風格與作品的差異性,並等待被發掘或主動的尋求合作機會,但不可諱言,許多藝術創作者一輩子都期待被發現,淹沒於茫茫人海者眾多。而「萌芽期」階段則是已被挖掘推出市場,並接受市場與學術的檢驗,這段時間與經紀人或畫廊的推廣策略關係較為密切。就如出生於1970年後的藝術家,現在都是在萌芽期階段。
「成長期」則是已被市場認同,並享有大眾資源於一身,媒體爭相採訪報導,畫廊、策展人爭相邀約展覽,拍賣行列為首要拍品名單等,廣受市場追逐,此時期形成高速成長現象,價位也每每創新紀錄,並帶動同時代同等級的藝術家相互比價,一同成長,此時期為藝術家的黃金時期。例如:出生於1960年後的藝術家,與中國第一代老油畫家,大多都在此一時期。位於「成熟期」藝術家的現象則是此藝術家已廣泛被市場定位,激情漸消價格漸趨穩定波動不大,只有少數重要精品創新高價,此時期一般以新進買家、大資本主與追求名家為主要對象,當然也偶爾能見到一些藝術基金與擁有大批作品的所謂莊家,為維護作品價格者的身影。如出生於1920年左右的藝術家,像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
「衰退期」價位已高已經成為共識,市場追逐者也已冷靜,並萌生危機意識,供給開始大於需求,產生價格普遍回整,尤其屬二、三線的藝術家價位回落很嚴重,未來也很難有再回升的機會,並慢慢地被新一波主流明星給淹沒取代掉。如出生於1950年代左右的藝術家,像張曉剛、王廣義、方力鈞等,與近現代水墨畫家皆屬此一時期。
而「轉型期」是經過衰退期後經過長時間整理並等待換手,此時期能換手成功的藝術家只有少數幾位,具有「市場定位」與「藝術定位」的一線藝術家,可再享有另一波成長的「穩定期」,因為他們已確立了完整的藝術史定位了。這些藝術史已定位的藝術家,因其作品價位已高,也具有國際性的認同度,較有保值的功能,一般價格會隨國際經濟景氣波動。
問 如何掌握市場脈動,在對的時間作對的選擇?
答 一些市場上的明星價位已高,買不下手不用過於擔心,因為這班車坐不上,下班車提早入座就好。藝術史告訴我們,每個世代都會出現一批新明星,畢竟藝術史不會只寫到現在,未來就沒有了。就如第一代的明星有徐悲鴻、林風眠、常玉、劉海粟等;第二代有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第三代有王懷慶、李山、陳逸飛等;第四代有張曉剛、方力鈞、曾梵志等;現今還有第五代李暉、管勇、李鬆鬆等。最聰明睿智的買家是在黃金購藏時機切入,享受50萬左右的超優質低價位,像出生於1970年後的新銳藝術家,正以新星之姿問鼎市場,慢慢從萌芽階段步入成長階段,他們很可能是下一階段的主流明星。
問 針對當前市場變化,需特別注意什麼?
答 可以就拍賣市場和大量藝術基金到期兩個面向來談,2012年年底較去年同期拍賣市場下滑了50、60%,這是很重大的警訊!剛剛結束的文物藝術品秋季拍賣,全中國大陸共有272家拍賣公司上拍拍品28萬件,其中僅11.6萬件成交,成交率僅有42%。雅昌藝術品市場監測中心發佈的最新監測數據也顯示,今年大中華地區藝術品秋季拍賣成交總額為255.9億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約50%,成交規模幾乎被「腰斬」,而用以衡量市場熱度的高價拍品數量更是急遽下滑,以億元(人民幣)拍品為例,2010年秋拍,成交價上億元的拍品有16件,2011年春拍有15件,而今年秋拍則僅有1件。藝術市場結構面臨了巨大的衝擊,最直接的影響是如何生存?北京匡時與上海恒利合併消息傳出,提供一個新的思維方式,拍賣公司考慮整併集中各方資源可能有現實面考量,但也不啻為方案之一。
而基金的危機在於:2010年大陸約有規模7.5億人民幣的藝術基金,2011年爆發性成長已達45個藝術基金,但到2012年第2季只有發4個基金,第3季才募得3個基金。現在關鍵問題是,基金封閉期的時限平均是1.5至2年,2013年這些基金釋出,有可能產生藝術市場的動盪。那麼多的基金釋出,新基金又無法接手,因此研判2013年的震盪與波動幅度可能會比較大,這可能是必須特別注意的。這個部分,水墨占80、90%,西畫占的比率非常少,尤其新銳藝術家幾乎沒有,基金一、兩年就要變現,會考慮到一定要有變現率,新銳藝術家在市場的變現率不高,基金不會去買。2013年市場最大的重點在此,四、五十個基金所釋出的籌碼,新藏家跟新基金如何接手?將會關係到藝術市場震盪的波幅。
問 選對藝術家重要,還是選到好的作品重要?
答 選對的藝術家的普通作品比選到錯的藝術家的好作品更重要,就如同選到畢卡索、莫內等的普通作品,其價值、價格都還是很可觀,但如果選錯了藝術家就算選到了他的精品,其價值還是很有限,甚至於很難換手,所以選藝術家比選作品重要。這也就是為什麼拍賣場很多不錯的作品都流標了,而一些名家的普通作品也還能成交到不錯的價格。所以說應該是先選藝術家再選作品才是上策。
問 藝術投資與一般資本投資的分野,你有什麼看法?
答 企業投資只有一家在做,叫獨佔市場,利潤最高。
二家在做,叫寡占市場,還能投資,報酬率已經沒有那麼高。
三家以上,叫惡性競爭,是微利時代,風險很高。
藝術投資只有一人在做,叫獨創性,是原創始者,是發明家。
第二人跟著做,叫有影響性,影響他人認同跟從。
一群人跟著做,叫一派宗師,影響一群人跟從,如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等等。
而就更長遠的眼光來看,一般產業投資很難超過30年的黃金時期,而具有雋永條件的文化藝術資產,不知經歷過幾次戰亂及無數的經濟風暴,其價值還能屹立不搖,所以說文化資產也是永久資產。
問 國外藏家與國內藏家的藝術投資觀有何不同處?
答 我認為全世界不管是大藏家小藏家,大買家小買家,老藏家或新藏家都有一個共識,就是「大家都希望買到有未來性的藝術品」。絕對不要相信西方藏家的眼光比較精準,他們最多只是經驗比我們豐富,因為經歷過歐洲以及美國崛起的經驗,所帶來的豐厚經濟效益,現今又聞到了可能崛起的亞洲,也許可獲得極大的成長利潤。我們也遇到過許多歐美及亞洲的藏家,拿著一張列著知名畫家名單來找畫,但為何要找這些藝術家卻說不出所以然。
最近才捐一千多件中國當代作品給香港西九M+美術館的瑞士名收藏家希客,從他的藏品就不難發現他的眼光與品味有何獨到之處。再看看歐洲最有影響力的英國畫廊沙奇及比利時的尤倫斯夫婦,也好不到那裡去,可是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贏在價位基期低時早別人一步進場。我認為不管哪裡都有各種不同的藏家,不要小看台灣藏家的前瞻性眼光,就如常玉、趙無極、朱德群、張大千、李可染、吳冠中、徐悲鴻、林風眠等……,早期價位低又可挑選好作品時,台灣藏家早一步就收藏了,現今價位都不曉得漲幾百倍了大陸藏家才開始接手,這就說明了早期台灣藏家的前瞻性。不過現在台灣的資深藏家是否有記取這些經驗而布未來的標的?而新藏家有沒有吸取這些經驗,再次等待大陸大買家或是其他買家來接手,就看現在及未來藏家如何選擇了!
採訪/林亞偉、王素梅;整理/王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