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和平東路科技大樓捷運站附近,一定會發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大門旁有一棟令人驚豔的新建築──北師美術館MoNTUE。這個由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於2011年底成立的大學美術館,在去年底甫落成試營運,欲打造為台北城的新文化地標。
主體建築由大片玻璃帷幕所覆蓋,使建築內部與外部的空間因此有了視覺的穿透性。美術館空間對外向社區與城市開放;對內則有綠草如茵的校園生態、學子的青春活力。這個多方視點交融且彼此和諧的美學場域,納入溫暖自然光與窗外城市即景,不禁讓人想推開大門進入一探究竟,去親近、感受這個具開放性的獨特空間。
北師美術館在去年9月份,以序曲展《依然是教育的先鋒,藝術的前衛》揭開序幕,展出日本近代美術大師與台灣前輩畫家共70多件作品,總策劃人林曼麗教授將展覽的核心拉到1895年到1945那段日治時期的歷史。展示擺脫線性敘事手法,觀眾與藝術品以「直觀」方式相遇,並結合當代導演蔡明亮的影像創作《化身》,作為與前輩藝術家的接點。這種開創策展與展示手法的創新嘗試,在展出期間受到各界好評以及迴響,更獲得CANS當代藝術新聞2012亞洲當代藝術年度最佳展覽。
《白晝》與當代傑作展開對話
要談北師美術館,就必須提它所擁有的一批相當獨特、來自於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石膏模製品的收藏,出產自19世紀末歐洲的工作坊,原作時間橫跨中世紀到19世紀,是從歐洲大陸各地重要建築物取樣翻製而來。這些與原作大小一致,外觀也力求修復至再現原作狀態的石膏模製品,對於生活在台灣的觀眾而言,最重要意義是讓觀者在三度空間中,親身感受西方藝術的物質實體魅力,提供不同於照片複製的認識管道。
由於有這些珍貴的石膏模製品,北師美術館延續序曲展的規模,即將在4月25日推出開幕大展《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由策展經驗豐富的林志明教授策劃,選取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雕刻經典之作《白晝》(Day),成為此次展覽的核心作品,並將以此進行主題延展探究。《白晝》由古代穿越而來與當代傑作對話,展出作品橫跨世界與台灣,讓時空與文化兩種層次相互碰撞,並迴盪於展場空間中。
米開朗基羅雕刻的新詮釋
這次展覽難能可貴之處,其一在於集合美國大都會及法國羅浮宮兩大世界頂級博物館的收藏。羅浮宮出借的素描是米開朗基羅畫派於16世紀的作品,分別臨摹西斯汀禮拜堂的建築壁面與西斯汀教堂天頂畫及《最後的審判》溼壁畫中部分人物。第二個難得之處是展覽策劃使用不尋常手段,打破以往台灣處理米開朗基羅為主題的展覽模式,引介許多西方當代藝術中的重要大師作品(包括Damien Hirst,
Thomas Ruff, Thomas Struth, Sam Taylor-Johnson, Bill Viola, Andy Warhol),藝術家國籍包含英國、美國和德國等地,大部分作品是第一次來台展出。觀眾能藉由此機會認識來自不同地域及文化背景下的創作形式。再加上台灣各世代翹楚的藝術家(謝春德、陳界仁、張乾琦、曾御欽、劉瀚之),以攝影、錄影、裝置藝術等當代媒材與米開朗基羅的雕刻相互呼應。顯而易見的是藝術創作技術的古今之變,即精神的各種物質負載,在展覽空間中揭示人類心理普世性的主題與生存真相,米開朗基羅的雕刻在此也具有了全新的觀看意義。
米開朗基羅在佛羅倫斯麥第奇禮拜堂(Medici Chapel)的《白晝》一作,和《夜
晚》(Night)形成對稱及對比,兩者結合並和《黎明》(Dawn)及《黃昏》(Dusk)
兩兩相對。《白晝》和《夜晚》都是身體高度扭曲,呈現出巨大張力的姿態,仔細觀察《白晝》,更可見到它的背、手、腿等部位的刻意扭曲、甚至已超過平常人體的可能。《白晝》人物的頭部,採取了一種向背後轉回,回看後方的姿勢,這件作品人物的眼窩凹陷、眼珠刻畫不明確、引發它是未完成或描繪盲目的爭論。在盲目這條線索上,被認為是指人物以無畏的勇氣轉身面向所有的攻擊,但他卻無法看到人生最致命危險,即時間侵蝕帶來的死亡。
從《白晝》探討三個子題
由米開朗基羅塑造《白晝》這個複雜的綜合體出發,展覽將順著空間軸、觀看軸和時間軸三條線索,來探討「回視」、人體的扭曲和背部的突顯、時間的侵蝕和麵對死亡的沉思(memento mori)三個子題,使其相互纏繞對話,形成一跨越古今及世界,探討藝術是否具共同議題的提問性展覽。
如果去年同一空間的序曲展是以蔡明亮作為「接點」,將當代理解與歷史形成時刻輝映,今年的開幕大展,則可視米開朗基羅為「輻射點」,由《白晝》輻射而出,與其對話的當代藝術如流星般向外散開。流星飛過夜空其實是平行沒有交集的,我們卻因站在展場中觀望而識別出流星雨,依循策展人給出的三條線索,我們隱隱約約感覺到一股歷史的潛流。兩檔展覽的比較可看出在致力突破常規的同時也賦予藝術品一種功能──當我們回望歷史時,它也回望著我們,過去正試圖與生存當下發生關係。這種新的理解及新的社會教育功能,將擴大影響力到校園之外的大眾,誠如美術館所期望發揮城市文化藝術發展的發電機功能。
《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延續序曲展之能量,與美國大都會及法國羅浮宮兩大機構合作,展覽期間將廣邀藝術家、學者及各界專家,舉辦一系列的教育推廣活動。未來講座及導覽歡迎民眾熱情參與多多利用,以充分發揮美術館的核心功能──傳達知識、創造新價值的使命。讓北師美術館發光發熱,成為與國際藝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BILL VIOLA《Tempest (Study for The Raft)》,Color high-definition video,2005 (Photo: Kira Perov) 藝術家意圖超越民族、社會階層等藩籬,呈現人類在共同命運下互助可能的作品。
《Escape from North Korea》Beijing West Train Station ©2008 Chien-Chi Chang_Magnum Photos 馬格蘭攝影組織成員張乾琦,於2007至2008年受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委託,以9個月的時程陪伴紀錄北韓逃亡者的危險旅程。
米開朗基羅《白晝》,石膏模製,紐約大都會美術館長期借展。 位於弗羅倫斯麥第奇禮拜堂中,《白晝》一作與《夜晚》對稱佈置,兩者結合起來形成朱裏安諾墓區的主要雕塑群,並和位於羅倫佐墓區的《黎明》及《黃昏》兩兩相對。
米開朗基羅的當代對話
展期:4/25(四)~7/25(四),週二至週日10:00~17:00
地點:北師美術館(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34號)票價:免費 電話:02-2732-1104轉83401、63492
臉書:www.facebook.com/MoNTUE2011
文、圖/北師美術館提供
(來源:文化快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