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立美術館將於5月18日開始,與國際知名當代藝術刊物《帕克特》(Parkett)合作,舉辦為期3個月的展覽。不認識《帕克特》的人也許很好奇,除了雜誌本身,一本當代藝術雜誌還會有什麼展品?
這個問題,得先瞭解《帕克特》這本雜誌的創立過程,才能瞭解。自1984年開始,一群人秉持著「使特定歐洲藝術家的作品在歐洲乃至美國都觸手可及」的理念,創辦了這本英德雙語雜誌之後,它就以其獨到的編輯策略和編排手法蜚聲國際,近30年以來,它以每期超過1萬本的發行量橫跨世界各地。
《帕克特》雜誌 與藝術家共同創作
它最大的特色在於,不將自己定位於只是報導藝術新聞或展覽評論的藝術雜誌,而是每期挑選2到4位藝術家,針對他們的創作發展3到4篇角度不同的評析、討論。藝術家甚至受邀參與編輯企畫,至今已有210位藝術家專題與1,400篇文章出版。另一項獨特之處在於每一期邀請藝術家創造一件新作品,這些藝術作品則透過《帕克特》提供當代藝術愛好者收藏,同時也在各地美術館展出,如紐約現代美術館等。這樣的手法也許在時尚雜誌裡屢見不鮮,不過能夠秉持著這樣的態度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在當代藝術雜誌裡絕對是獨一無二。
本次展出內容除展示過去近30年的雜誌出版,同時也包括長久以來,國際藝術家為《帕克特》所創作的作品。這些作品包含版畫、攝影、素描、油畫、物件、裝置等各式媒材,數量超過220件,是由190位、40多個國家的知名當代藝術家所創作,內容精采難得,像個大型圖書館,也像是全球當代藝術的縮影。
更特別的是,本次展覽增開了「台灣合作計畫區」,民眾將可看到,《帕克特》的模式如何延伸至台灣藝術家與組織單位的合作模式。
以家為概念的微型藝術品展
由於《帕克特》最初販賣的藝術品,期待讓民眾得以購買並方便運送,物件都相形較小。因此,本展將以「家」為概念,依概念區分為:工作室、遊戲室、衣物室、花園、城市、閱讀室及台灣藝術家等7個展間。
● 遊戲室
遊戲時間對任何人的日常生活都相當重要,而玩具不論對大人或小孩都是一種放鬆注意力的工具。在遊戲室主題中,道格‧阿提肯(Doug Aiteke)的作品,以一隻閃閃發光的風箏,創造了一種搖曳與幻想的世界,在那彷彿鏡子反射般的光芒中,觀者想被娛樂的心願,似乎也甜美地被滿足。此外,有另一個截然不同氛圍的作品呈現,那是布魯斯‧諾曼(Bruce Nauman)的作品《暴力事件—男人—女人,段落》,在30分鐘的影片裡,將可看到男女之間的浪漫暴力美學,以眼還眼、兩人不容於一室,互相謾罵、嘲諷的極端形式。這個展間好像重複宣告,每個人都想疾呼「不要工作只要瘋狂」這種獲得極樂時光的強烈願望。
● 衣物間
衣物間不僅是一個可以整潔收納衣服、鞋子、手套的地方,更是一個收藏寶物的祕密基地,也可視為是一個自我反思的場所。在這個展間的作品,像是埃亞 - 麗莎‧阿提拉(Eija-Liisa Ahtila)的作品《無知的面紗》,以印著「無知的面紗」英文字樣的羊毛夾克,穿在模特兒身上,為人的真實與虛偽做出隱晦的指控。
而擅長將自己的生命故事放入作品的蘇菲‧卡爾(Sophie Calle),同時分享了她的愛情故事。作品《領帶》為一條絲質領帶,代表著一個故事的首部曲,在故事中出現許多玩味的衣物配件,給了一位衣著品味差卻富吸引力的男人;同時這條《領帶》也成為一則由領帶自己所敘說的故事。
● 工作室
工作室是個工作的場所,至少是為了要工作而建立的。裡頭放著若干藝術家的古典攝影和人物肖像,而這個工作室又好像被神祕的廢棄,僅留下些一些痕跡,例如法蘭茲‧魏斯特(Franz West)的書架,這個空空如也的書架,是在2004年專門為《帕克特》做的作品,希望《帕克特》再發行20年,這個書架都能裝下所有期數。
此外,還有以視覺劇場設計為名的美國舞臺導演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將其筆記素描印製在雜誌上,他將光線表現在一個劇場舞臺的設計草圖,提醒著人們:每一個威爾森具戲劇性的舞臺作品,都起源於有力充滿光影的圖稿。
● 城市
莎拉‧莫瑞斯(Sarah Morris)的作品則帶我們漫步在城市裡,她以8色絹印方式,用扁平的網格線條象徵都市中繽紛的摩天大樓,反諷城市佈滿高樓及巨大的建築物體,在她的作品格子狀的線條之間,看進看出,彷彿看穿了這座都市的虛偽結構;表現她在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之際,在資本主義的籠罩下所感受到一些憂愁。
沃爾夫岡‧提爾曼(Wolfgang Tillman)的單色負片攝影作品,以飛機引擎的特寫為主要畫面,暗示著試圖逃離幽暗的都市雲層的渴望。
● 花園
在花園中度過一個下午,可以意味著連續幾個小時除草、翻土和盡情的弄髒指甲,也可以意味著在躺椅上讀一本書,漸漸地陷入小睡。這個有機卻並非自然的場景中包含了洛尼‧葛蘭(Rodney Graham)的作品《氣象標》,以黑色不銹鋼的材質製作,呈現一個自在的男生手插著口袋騎著腳踏車,不費力地舒適乘坐氣象標上,像是在等待一陣微風,將記憶隨風而逝,作者彷彿藉此景象,帶著觀眾在內心深處的旅程,乘著想像的翅膀回到美好的過去。
花園這個主題提示了一種開始與結束,像是早春的欣喜愉悅與隨之而來秋收的沉澱。
● 閱讀室
民眾在這裡可以坐下來,看到《帕克特》91期雜誌整齊地展示著其精美的設計巧思,更可同時閱覽雜誌內的豐富文本。《帕克特》與藝術家每一次的合作,都從向藝術家詢問哪些作者瞭解他們的作品開始,進而共同合作討論,直到出版品與藝術品創作完成為止。在這裡,你可以看見他們共同討論、迄今已累積了1,400篇的文本,它們的特殊的封面、書脊、插頁都是與藝術家合作的軌跡,讓《帕克特》雜誌本身,就像是個藝術品。
● 台灣藝術合作專區
藝術家與單位組織的合作,若能如《帕克特》將是非常有趣的事。本區介紹了台灣的類似經驗及作品,如來自南法的澎葉生(YannickDauby)和當時在大大樹音樂映像任職專案的許雁婷,以及藝術家蔡宛璇,與「立方空間」合作的作品──《聲土不二─嘉義聲音再生計畫》。他們在為期12個月的時間裡,廣泛採集了嘉義縣18個鄉鎮的各種聲音,包涵:口述歷史、民間藝術、自然生態、產業、宗教信仰、節慶活動等,並汲取「聲音紀錄片」的精神於作品中。重新探討:影像是否只是視覺的結果?聽覺如何能夠產生比視覺更豐富的感知與想像?田野紀錄素材如何被再次詮釋等問題。
《帕克特》的特色就在於從內而外發掘藝術本質,本次展覽將可從理性與感性層面提供觀眾全面的藝術感受,有興趣的民眾不妨到美術館走走,欣賞這宛若當代微型博物館的風貌!
布魯斯‧諾曼《暴力事件—男人—女人,段落》,1986,錄影
羅伯‧威爾森《給維多利亞女王的一封信》,1988,裱於雜誌上的三聯版畫
蘇菲‧卡爾《領帶》,1993,領帶
帕克特X 藝術家─220 件合作計畫 (+5)
時間:5/18~8/25,週二至週日9:30~17:30;週六9:30~20:30
票價:全票30元,優待票15元(週六17:00~20:30 免票參觀)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電話:02-2595-7656轉202
文/蕭紫菡 圖/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來源:文化快遞)